考古研究

石鼓及石座沉到了河底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3 11:52 我要评论( )

12月5日下午,利辛县阚疃镇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和机械,对沉入河底近半个多世纪的唐代石鼓及星形须弥石座进行打捞,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这两件珍贵文物得以重见天日。 当天,在阚疃镇的白洋沟进行打捞工作时,吸引上百名群众前来观看。首先打捞上岸的是星形

12月5日下午,利辛县阚疃镇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和机械,对沉入河底近半个多世纪的唐代石鼓及星形须弥石座进行打捞,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这两件珍贵文物得以重见天日

当天,,在阚疃镇的白洋沟进行打捞工作时,吸引上百名群众前来观看。首先打捞上岸的是星形须弥石座,在它浮出水面时,人群里发出一片惊呼。村民忙着打水冲洗底座上的淤泥,漂亮的梅花图形及精美文字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据了解,这个六棱形青石梅花底座直径90厘米、高60厘米、重约2吨。

紧接着,挖掘机开始打捞更为巨大的石鼓。经过一番周折,石鼓被打捞上来。这面大石鼓,直径约1.5米、高约1米、重约5吨。鼓面依然光滑亮丽,鼓身周围的鼓钉熠熠生辉,还有特别精湛的花纹饰物遍布鼓身周围,工艺精美。

“太美了!太精致了!”周围的群众都发出了赞叹声。

据现年77岁的汪明凯老人介绍,他小时候见过这面石鼓。“那时候,石鼓就被放在阚疃镇白洋沟的五拱桥的桥头,经常有小孩爬到鼓面上玩耍。”他说。让他印象最深的是,鼓面很大,鼓身周围的鼓钉非常多,无论大人或者孩子,没有一个人能够数清楚究竟有多少鼓钉。

他还告诉每个人数过的数目都不一样,即使同一个人,每次数的数字也不一样。“可想而知,这面石鼓有多大。”汪明凯感叹道。

据附近群众介绍,后来由于河堤塌陷导致石鼓和石座一同沉到了河底,距今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

,阚疃是一座千年古镇,历史上曾经有过72座庙、72眼井,而这面巨型精美石鼓所在的位置就是唐朝香火最为鼎盛的净梵寺的门前。

石鼓及石座沉到了河底,而与它们近在咫尺的青石碑刻“百心石”则一直在白洋沟岸五拱桥头屹立不倒。据悉,“百心石”上雕刻有108颗心,象征着净梵寺的108个僧人齐心合力之意,当天,这块“百心石”就屹立在五拱桥的桥头目睹其“同伴”归来的全过程。

如今,历经千年沧桑、目睹历代兴衰、沉睡河底半个多世纪的巨型石鼓及底座终于重见天日,等待着考古专家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阚疃镇党委书记宫继涛介绍,这面石鼓及其石座将被放置在阚疃镇逸久文化广场,供人们参观。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图为考古队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打捞出来的文物

    图为考古队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打捞出来的文物

    2018-12-27 19:51

  • 安徽省利辛县发现一座宋代古墓葬

    安徽省利辛县发现一座宋代古墓葬

    2018-12-25 05:18

  • 祈求过江、在江边讨生活的人们平安

    祈求过江、在江边讨生活的人们平安

    2018-12-24 22:46

  • 村民下河摸鱼捞出清墓葬石香炉 河里仍有石人石马

    村民下河摸鱼捞出清墓葬石香炉 河里仍有石人石马

    2018-12-22 15:32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