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此建筑台基为夯土结构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3 06:50 我要评论( )

自2013年5月起,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自治乡古城村北部的辽金时期州城遗址城四家子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通过发掘,对该城址的规模和布局,以及遗存状况和文化特征有了比较详尽的认识,为辽金考古研究尤其城址的研究提

自2013年5月起,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自治乡古城村北部的辽金时期州城遗址城四家子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通过发掘,对该城址的规模和布局,以及遗存状况和文化特征有了比较详尽的认识,为辽金考古研究尤其城址的研究提供了考古学资料,同时为该城址保护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学术支持。

 此建筑台基为夯土结构

城内发掘区全景照

 此建筑台基为夯土结构

门垛与瓮城连接处(东北—西南)

 此建筑台基为夯土结构

早期兽头

 此建筑台基为夯土结构

建筑饰件

 此建筑台基为夯土结构

晚期兽头

 此建筑台基为夯土结构

早期瓦当

城址平面大致呈方形,面积为1839395.2平方米,周长5748米,现存城门北、东、西各1座,东南角和西南角各存有1处角楼,城墙不等距分布高于城墙顶部的马面。城内地表遍布砖瓦、陶瓷碎片,还采集到铜钱、铜人、围棋子等大量文物。

此次考古工作首先采用传统的人工钻探方法初步了解城址内部及周边遗迹状况。以城内北部及中轴线区域为主要工作区域,同时对城墙外围护城河进行小规模的钻探。本年度完成钻探面积约13万平方米,用全站仪现场记录钻探信息,形成了较为准确的遗迹分布图。

考古发掘工作包括北城门发掘、北城墙解剖和城内北部台基发掘三项内容。

(一)北城门发掘

将该城址北城门进行全面揭露,了解城门的结构,始建、使用及废弃时间,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改建等信息。

通过发掘发现,该城门曾遭遇洪水冲击,保存状况较差,东半部分迹象大多已无存。从现存迹象来看,城门宽约9米,门内两侧有青砖包边的门垛,西半部分保存有三个南北向排布的方形础石,础石边长0.6至0.8米不等,间距4.2米,平铺一层木地袱,础石外侧有一排竖向立置的排柱。城门外有半圆形瓮城,瓮城开口位于东北方向,宽12米,墙体宽6米,现存高度约4米。城门西侧墙体宽20.4米,外侧11米处与瓮墙相接。东侧墙体宽17.8,外侧9米处与瓮墙相接。

由于城门保存状况较差,未发现可供断代的遗迹遗物。但从城门两侧墙体的地下基槽中出土了较多辽代晚期的废弃瓦件,可知至少城墙具有地下基槽的那一部分墙体营建时间晚于辽代,门垛处包砖的规格也显示出相对较晚的建筑作风。由此推断,目前所见城门的修建时代应为金代。

(二)北城墙解剖

解剖地点位于北城墙西段的一处城墙豁口。此豁口系人为破坏形成,由城外通往古城村的道路自此穿过。此处城墙顶部距现地面高4.3米,底部宽约18米。将该豁口东侧的城墙断面作为剖面,并沿城墙断面走向布宽2米的解剖沟进行发掘。通过发掘了解到城墙的结构分为地上墙体和地下基槽两部分。

地上墙体系夯筑墙芯后,凭依墙芯向左右两侧分部夯筑而成,共由7个部分组成。墙芯于生土上起建,用纯黄砂质土夯成,夯层平均厚度为20厘米,剖面呈梯形,现存高度4.5米、底宽3.9米、顶部残宽约1米。墙芯两侧各有3部分夯土,夯层相对较密实,厚度在5—15厘米不等。

城墙外侧的原始地面距现地面深约0.4米,其下为城墙的地下基槽。地下基槽有2条,位于墙芯两侧夯土墙体之下,墙芯处无地下基槽。每条基槽均由多个基槽坑组成,相互间存在打破关系,可见城墙在修建时间上存在早晚。

(三)城内高台建筑的发掘

发掘地点为处于城内中轴线上,距离北城墙最近的一处隆起于地表约1.5米的高埠,发掘面积2000余平方米,完整地揭露了一处高台式建筑基址。

此建筑台基为夯土结构,由主建筑台基和两条南北向通道构成。主建筑台基平面呈西南—东北向长方形,坐北朝南,方向158度,现存高度约2米,其北侧有东西宽11米的长方形斜坡踏道。台基南部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宽4.5米的通道向南延伸,长约20米,两通道间距15米,通道外侧边有宽1.5米的包砖,包砖外侧地面以青砖铺砌散水,通道内侧边未见用砖,两通道间为夯土铺垫的呈缓坡状的空地,其上叠压两层瓦片坍塌堆积。

通过对该建筑基址的发掘可知,此建筑主体部分至少经历了两次营建过程,即可分为早晚两期。

早期,主体建筑的台基边缘规整明晰,东西长约32米,南北宽约25米,边缘用青砖包砌,其中,东、西、北三侧包边以砖、土坯和夯土混砌,宽1.6—1.9米,现存砖边最高处约1米,南侧砖边保存较差,残存宽约0.6米的砖槽和些许坍塌的残砖。台基上可见巨大的夯土构筑的方形磉墩,边长3米有余,深1.5米左右,依台基方向规整排布,间距1.2—1.5米,东西向5排,南北向6列,北数第3排和第5排中间各减柱2个。台基外围东西两侧及北部斜坡踏道东西两侧均有略低于主台基的夯土台,与主台基相距0.9米,形成围绕主台基的宽0.9米的沟,外侧夯土台内设砖砌暗渠,渠口外露于沟底,可知该沟用作排水。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中国民族大融合的一种艺术体现

    2019-01-01 23:03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考古学家在主墓室发现了一些木制面具、石棺盖把手等物

    2019-01-01 22:27

  •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茶陵古城墙迎熏门考古勘探

    2019-01-01 20:0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