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赤墩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已经结束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7 19:43 我要评论( )

据悉,赤墩、鸿山、杨家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均取得新进展,三处遗址虽分处惠山、新区和滨湖三地,但据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研究发现:这三处遗址存留的遗迹、出土文物等见证了太湖流域不同发展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

据悉,赤墩、鸿山、杨家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均取得新进展,三处遗址虽分处惠山、新区和滨湖三地,但据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研究发现:这三处遗址存留的遗迹、出土文物等见证太湖流域不同发展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等考古学文化序列日臻完善,文化面貌日渐清晰。“这对无锡地区考古学序列的完整性及研究无锡地区人类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考古研究所负责人刘宝山如是说。

赤墩遗址 国内最大规模崧泽文化祭祀遗迹

赤墩遗址位于惠山区钱桥街道舜柯社区,显山路延伸段南侧,考古队选择了王巷村和朱巷村两处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据著名的美国BEATA实验室测定:无锡赤墩遗址年代跨度在距今5100年——距今5700年,从崧泽文化早期到崧泽文化末期,历经约600年之久。

赤墩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已经结束

王巷地点最重要的发掘成果是发现了一处崧泽文化时期的台形祭祀遗迹,这是目前发现的国内最大规模崧泽文化祭祀遗迹。该祭祀台由西墩与东墩两个土墩组成,东墩和西墩的底部共同使用一个由纯净的灰色土构成的台基。东墩的出土物以陶片居多,主要是泥质及夹砂的红陶、黑陶、灰陶,可辨器形有鼎、杯、豆、罐等。此外,在该土墩的上层还发现了房址、灰坑、柱洞、红烧土堆积等遗迹现象,西墩仍然保存完好。

朱巷地点的主要发现为墓葬区,在该地点共发掘墓葬64座、灰坑31座、沟2条、灶1座、柱洞10个、红烧土堆积层一处,共出土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等器物约300多件。从墓葬中出土遗物特征判断,该批墓葬的相对年代应属于崧泽文化早期阶段。

据了解,赤墩遗址是无锡地区崧泽文化遗址发掘规模最大的一次,现存遗址面积约在6万平方米左右,也是经过正式调查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崧泽文化遗址,是研究无锡地区人类社会早期复杂化进程的重要遗址。

鸿山遗址 首次发现环壕遗迹、遗址地貌原始水渠

2013年至2014年,考古部门对鸿山遗址勘探数量共计43座土墩,发现环壕遗迹、遗址地貌原始水渠,,这在鸿山遗址中尚属首次。

据了解,考古部门首先明确了土墩现状、形制结构、原始范围及轮廓、墓室、环壕等基本情况,确定早期土墩和晚期土墩的堆积特性,继而区分早期土墩与晚期土墩,外有环壕的土墩可确认为东周时期,其它土墩可视为晚期遗存。另外在此次勘探中,再一次新发现5座没有了封土但带有壕沟的墓葬,说明鸿山遗址可能还有更多的墓葬在地表无法用肉眼看到。

此次环壕的发现清理,对于太湖东部东周时期土墩墓尚属首次,不仅重新揭示了江南土墩墓的营造方式,也为今后研究这一区域土墩墓增添了新的考古学材料。

杨家遗址 从新石器时期到宋代的遗址

杨家遗址位于无锡市滨湖区马山街道阖闾村杨家自然村,直湖港的东西两岸均有分布,现址是白药山水泥厂的苗圃场。据初步勘探,杨家遗址是一处从新石器时期到宋代的遗址,内涵丰富。

勘探结果表明杨家遗址是阖闾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侧和西侧与阖闾城小城和古胥湖相接。古胥湖是阖闾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家遗址曾经和古胥湖共存。从地表所见的陶片可以看出,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到商周时期的马桥文化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均在这里发展。

通过对出土的陶豆、陶盆、陶罐、陶釜、陶拍,网坠,纺轮,石钺、石铲、磨石等出土器物分析可知,杨家遗址由于靠近太湖,自古以来这里的渔猎和农业都十分发达。

据了解,赤墩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已经结束,而鸿山遗址、杨家遗址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这几座西汉墓葬的结构也让专家们感到惊奇

    这几座西汉墓葬的结构也让专家们感到惊奇

    2018-12-19 08:56

  • 钱桥赤墩新发现:崧泽文化遗址或在无锡

    钱桥赤墩新发现:崧泽文化遗址或在无锡

    2018-12-18 11:55

  • 鸿山一工地发现明代中晚期墓葬

    鸿山一工地发现明代中晚期墓葬

    2018-12-17 16:13

  • 湖南桃源杨家山墓群发掘简介

    湖南桃源杨家山墓群发掘简介

    2018-12-16 16:01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