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勘探与发掘 2015年4月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7 12:44 我要评论( )

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地处黄河与蔚汾河交汇处,是进出黄河的重要关口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合河城和合河关就在碧村附近。该遗址东距兴县县城约20公里,西离陕西省神木县石峁遗址直线距离51公里,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自西向东主要

 勘探与发掘 2015年4月

 勘探与发掘 2015年4月

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地处黄河与蔚汾河交汇处,是进出黄河的重要关口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合河城”和“合河关”就在碧村附近。该遗址东距兴县县城约20公里,西离陕西省神木县石峁遗址直线距离51公里,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自西向东主要包括寨梁上、小玉梁、殿乐梁、城墙圪垛等四个台地,含仰韶、龙山、汉代、辽金、明清等阶段堆积,以龙山时期遗存最为丰富,遍布整个遗址。

2014年6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在考察陕西石峁遗址出土玉器时,得知兴县也有类似玉器出土。根据这一线索,在碧村小玉梁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了大量积石堆积和盗洞。在向山西省文物局汇报情况后,成立了课题组。2014年对该遗址及周边区域开展了系统调查,2015年进行了小规模的科学发掘。

调查

2014年9月对碧村遗址进行了系统调查,初步确认了碧村遗址南、北、西分别以蔚汾河、猫儿沟、黄河为天然屏障,仅在遗址东部的城墙圪垛边缘砌筑了一道城墙。而小玉梁则是该遗址一个核心区域,在小玉梁台地顶部暴露有大型石砌房址,以往还出土有不少玉石器。同时,为从更大范围内了解碧村遗址的相关情况,10月至11月又对碧村遗址所在蔚汾河流域开展了调查,发现史前遗址12处,以仰韶中期、龙山时期为主。此外,还发现3处汉代墓地。

在这些遗址中,存在龙山时期石墙的石城遗址5处,除碧村遗址外,其他面积多在10万平方米以下。遗址范围内可见遗迹主要有灰坑和白灰面房址,还有零星窑址;地表遗物以陶片为主,可辨器形有鬲、瓮、斝、高领罐等,还有少量细石器。这些石城主要位于蔚汾河或黄河岸边的山梁上,相邻城址间距在10公里左右。遗址周围多有深谷、河流环绕,石墙一般砌筑在远离河岸的缓坡上,其余各面利用天然沟壑或河谷作为天然屏障,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在碧村周围不到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的这些带有防御性质的石砌城墙,其构筑的独立单元所代表的人群虽然表现出相同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但他们之间可能互不隶属,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互相防御。

同时,在已发现的石城遗址中,其小地名常有“城”字,如四方城与古城岭两处遗址,目前在地表仍保留有1~2米高的龙山时期石砌城墙,墙体立面规整,砌筑方式清晰可见。

勘探与发掘

2015年4月,在调查基础上对碧村遗址重点区域小玉梁进行了全面勘探,确认了地下遗迹分布状况。在对该区域的钻探中,发现有连续分布的积石及白灰面,结合暴露的盗洞观察,这些遗存可能是白灰地面的石砌排房,而城墙圪垛上也发现了石墙的线索。经国家文物局批准,5月至7月,分别对小玉梁和城墙圪垛上的重要遗迹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在小玉梁台地上共清理龙山时期房址2座,灰坑13座,还有一段石砌护坡性质的墙体及一处墩台。城墙圪垛台地清理了一段宽约3米的龙山时期石砌城墙。

大型石砌房址

小玉梁发掘的主要收获是发现4座大型石砌房址。本次集中清理了其中的两座,均为耕土层下开口,长方形地面建筑,两者中间共用一堵石墙,白灰铺地。在这两座房址的南北两侧,还分别连接着两座同类房址,此次发掘仅揭露部分,未做全面清理。

房址石墙建造统一而有序,多为长石砂岩错缝平砌,石块之间以砂质粘土坐浆,个别墙体采用砾石垒砌;立面均较规整,转角方正,互不咬合。墙宽一般约0.8米,仅东墙宽约1.2米,墙体地面以上的残高最大达1.1米。同时,通过对打破房址的盗洞进行清理发现,两座房址在建造时,首先是平整地面并夯实,然后进行垫土取平并砌筑石墙,再次垫土后,最终涂抹草拌泥和白灰。

同时,房址大小及其细部情况也略有差异。F1北墙长11.6米,东墙长6.4米,占地面积约74平方米,地面白灰厚约0.4厘米。房址中央偏东位置为一直径约1.6米的圆形地面灶,灶坑周壁涂抹有白灰,中间放置一块有“S”形裂纹的圆形石块,石块外围垫土,并涂抹一层硬面,石块及硬面均被烧结成青灰色,其上还附着一层薄薄的灰烬。紧贴东墙根内侧,有一长条形熟土台,残长3米、宽0.5米、高0.21米,熟土台上部与侧面均涂抹有白灰,这一设置可能与搁放物品有关。F1仅在东南角发现一宽约0.9米的偏门,呈斜坡状通向室外。而房址西墙破坏严重,是否存在门道难以直接确定,但根据与其相连的F2石铺院落位于西侧的情况,不排除F1主门道仍在西侧的可能。

F2保存较为完整,是目前所见同时期规模最大的石砌房址,东西长9.2米、南北宽8.2米,占地面积达75.5平方米;白灰面异常坚硬,厚约1厘米。该房址地面灶与F1的灶址南北呈一条直线排列,直径达2米以上,两者建造方式雷同。F2东墙封闭,并向南北延伸,与其他房址相连。西墙外发现部分石铺地面,基本与西墙相连,且略低于F2房内白灰地面,属于F2的室外院落,据此可确定其主门道应在西面。在F2白灰面之下,还发现早期的白灰地面,表明该房址存在二次改造利用的情况。

护坡墙与墩台

在小玉梁东侧缓坡地带,距离F1和F2以东约5米处,发现了一段西北至东南向的石墙Q1,长15.2米,宽约0.6米。墙体与前述两座房址东墙平行。石墙建筑方式是将台地周边的缓坡下切至生土,在生土边上垒砌石块,局部再立置条石。这道墙体外立面较规整,可能是包围小玉梁顶部石砌房址的一道护坡墙。

Q1北端发现一方形石包墩台,残长约4.8米、宽约4.3米。修建墩台时先挖一方形基槽,在基槽四周用石块垒砌“回”字形墙体,其内填塞黄土,再于黄土上铺筑七层以上的石块。

石砌城墙

碧村遗址的石砌城墙位于遗址东面,地处城墙圪垛这一台地的边缘,这段石墙南连蔚汾河,北接猫儿沟,长度约180米。本次对城墙局部进行了发掘,清理长度共计11.5米,确认石墙宽约3米,方向20°,城墙上部破坏严重,仅存底部及基槽。墙体残高约0.15米,内部杂乱,为大小不一的石块堆筑而成,两侧立面规整。基槽直接打破生土,石墙紧贴基槽而建。在石墙东侧散落有大量原始城墙倒塌后形成的土石混合堆积。

遗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山西阳城将修缮商汤行庙遗址

    山西阳城将修缮商汤行庙遗址

    2019-01-01 22:42

  • 湖南永兴县平田冶铁遗址调查

    湖南永兴县平田冶铁遗址调查

    2019-01-01 20:04

  • 过洞高210厘米、深520厘米

    过洞高210厘米、深520厘米

    2019-01-01 16:22

  • 后到湖南省沅江府任通判

    后到湖南省沅江府任通判

    2018-12-30 10:41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