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初步确认了院落主体建筑的规模和形制结构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6 03:23 我要评论( )

辽上京是辽代营建最早,也是最为重要的都城。辽上京城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平面略呈日字形,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两部分组成。皇城保存较好,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偏东,平面呈近方形。 为了进一步认识辽上京城址的布

辽上京是辽代营建最早,也是最为重要的都城。辽上京城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平面略呈“日”字形,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两部分组成。皇城保存较好,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偏东,平面呈近方形。

为了进一步认识辽上京城址的布局和沿革,促进对遗址的有效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二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于2015年7月至11月,对辽上京皇城东门、宫城东门以及宫城内的大型院落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辽上京皇城东门遗址由瓮城和城门组成。根据试掘可知,城门为木构过洞式城门,呈一门三道格局。其中,中门道破坏严重,,南、北两个门道保存较好。门道内残存石地栿、木地栿承排叉柱的建筑结构基础,倒塌堆积中包含大量烧毁的砖、木构件等。

辽上京宫城东门为殿堂式城门。门址由夯土基槽、台基、磉墩、坡道和南、北两侧的附属设施遗迹等组成。基槽平面略呈长方形,由夯土筑成,南北宽约32米,东西进深13米。台基曾遭到严重破坏,仅存基部。经过仔细清理确认打破夯土的磉墩22个,由此确定建筑的柱网平面为面阔5间,进深2间。根据门址两侧的坡道及道路残迹可知,宫城东门可能有三门道。出土遗物有少量建筑构件。晚期灰坑中多为陶瓷器、铜铁器和兽骨等。

宫城东门内的一号殿院落坐西朝东,平面呈长方形。院落四面均以廊庑围合,东面中央可能设门,西面正中为一座大型建筑基址(即一号殿址)。通过局部揭露可知,一号殿址夯土台基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8米,东西宽约27米。台基四壁包砖,南北两端与院落的西侧廊庑相连。一号殿址出土遗物主要以瓦当、滴水、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为主。根据考古勘探和踏查,在皇城东门内发现一条道路遗址,一直向西延伸至宫城之内。上述皇城东门、宫城东门和宫城内的一号殿院落,均以这条道路遗址为轴线,呈东向对称分布。

2015年度的考古发掘成果十分重要,极大地推进辽上京城址朝向、布局等方面的研究。关于皇城东门和宫城东门的形制和规模。皇城东门为木构过洞式建筑,为一门三道格局。宫城东门为殿堂式建筑,地面建筑应为面阔5间、进深2间,很可能亦为三门道格局。

关于东向轴线和布局。根据地面踏查和考古勘探的线索,结合考古发掘,首次发现并确认从皇城东门、宫城东门、到宫城内东向大型院落的轴线布局及相关遗存。初步确认了院落主体建筑的规模和形制结构,填补辽上京皇城内东向宫殿建筑在考古发现中的空白。辽上京的皇城东门和宫城东门,与已发掘的皇城、宫城西门相比,规模更大,等级更高。结合文献记载,辽上京城在营建、使用过程中可能一度朝东。这是从考古学上首次证明辽上京城曾存在东向轴线的现象,极大地推进了对辽上京城址布局的认识。

本次考古发掘成果不仅深入推进了辽上京都城考古的研究,而且对于促进辽上京大遗址保护、推进辽上京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和辽上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提供了更坚实的学术支撑和更丰富的展示资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房址内还发现了大量生火残留的灰烬堆积

    房址内还发现了大量生火残留的灰烬堆积

    2019-01-01 19:48

  • 城墙下随处可见新鲜的沙葱

    城墙下随处可见新鲜的沙葱

    2019-01-01 19:17

  • 相关镇村也将安排人员进行日常巡护

    相关镇村也将安排人员进行日常巡护

    2018-12-30 13:51

  • 并在该区域首次发现了汉墓

    并在该区域首次发现了汉墓

    2018-12-30 13:10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