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重庆璧山发现明代家族古墓群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6 00:38 我要评论( )

发现的明代家族古墓群 日前,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重庆璧山区清理了一处规模较大的明代家族古墓群。该墓群墓葬数量多、分布密集、排列有序,为重庆渝西地区明代墓葬形制、丧葬礼俗、家族形态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该墓群位于重庆市璧山区丁

重庆璧山发现明代家族古墓群

发现明代家族古墓群

日前,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重庆璧山区清理了一处规模较大的明代家族古墓群。该墓群墓葬数量多、分布密集、排列有序,,为重庆渝西地区明代墓葬形制、丧葬礼俗、家族形态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该墓群位于重庆市璧山区丁家街道铜瓦村10社,2015年4至5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重庆九龙坡至永川高速公路项目地下文物保护调查中发现该墓群,将其命名为生基湾墓群。今年3月开始,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该墓群开展了抢救性发掘,现已清理墓葬33座,出土瓷、铜等各类遗物55件。

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墓群包含的墓葬由西北至东南呈阶梯状分布于山坡上,皆为石室墓,以加工规整的石板和条石砌筑,以并列双室墓居多,另有单室墓、三室墓、四室墓和六室墓。墓室形制和规模相当,内长约2.2米、宽0.8米,墓室内设有棺床,后壁有龛。墓顶有单层平顶、双层藻井和拱券三类,封门样式包括整石、拼石、双扇门形和仿木双扇门形。据璧山区文管所负责人介绍,双室墓多为夫妻合葬墓,厚厚的墓壁凿开一方形孔,其意思代表墓主人在阴间可以走动“串门”、聊天。双室墓有的棺室四周封闭,墓顶开了一个口,称为“藻井”。多室墓联排并立,形状大小、内部构造基本一致。 “联排埋葬比单独埋葬用地更少,当时的人埋葬注重节约用地。”璧山区文管所负责人说。

记者发现,每间棺室内都开凿了后龛,但工艺简单,雕刻粗糙;棺室两壁多以素面为主,部分双室墓虽有“封门”,上有仿木门窗图纹的浮雕,但雕刻花式简单、单一。两块墓碑上面的部分文字依稀可以辨识。一块写着“萬歴贰拾柒年”“張”“之墓”等字样,另一块写着“萬歴叁拾伍年”“劉氏大墓”等字样。

考古人员认为,从墓碑上的文字记载来看,初步判断生基湾墓群为一处延续时间较长的明代古墓群,埋葬年代距今400多年。出土的各类文物50余件,主要有陶制谷仓罐、铜簪、陶制瓷碗等,其中最有价值的为一个青瓷碗,并未发现金银等贵重物品。从陪葬的物品看,墓主人非大富大贵人家,但值得一提的是,出土文物中的陶制谷仓罐里面发现了谷糠壳。附近村民纷纷感叹:“400年前的谷糠壳和现在的看起来差不多嘛!”

生基湾古墓群是重庆市璧山区首次发现的明代古墓群,其规模之大,在重庆渝西地区都较为罕见。此次考古发现的文物、墓穴分布方式、棺室的雕刻和构造等,可帮助考古工作人员了解明代璧山地区的丧葬礼俗。同时,出土的2座纪年墓也为西南地区明代墓葬的分期研究提供了重要考古材料,也是明代万历年间璧山人口繁衍兴盛的重要证据。目前,出土文物已全部送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进行后续记录和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2019-01-01 22:58

  •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2019-01-01 22:49

  •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2019-01-01 22:4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