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广西桂平弩滩村发掘明代巡检司城址首次大面积发掘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5 22:03 我要评论( )

广西桂平弩滩村明代巡检司城址位于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弩滩村一队,东南距桂平市区约25公里,地处南渌水与黔江交汇的台地上,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部为山前台地。该城址于1975年二普调查时发现,出土碎花银、陶罐等遗物。为配合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201

广西桂平弩滩村明代巡检司城址位于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弩滩村一队,东南距桂平市区约25公里,地处南渌水与黔江交汇的台地上,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部为山前台地。该城址于1975年二普调查时发现,出土碎花银、陶罐等遗物。为配合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及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联合对该城址进行了钻探、测绘及发掘

桂平弩滩村明代巡检司城址平面呈长方形,方向332°,面积约19400平方米。城内地势南高北低,地面较平坦,多辟为农田。除东南角被现代民居打破外,城圈基本保存完整。本次工作主要对城址北部的城门、东城墙北段、西城墙北段及城址南部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100平方米,发现城墙、城门1座、角楼1座、城壕1条、道路2条、铁器锻冶作坊1处、房址30座、早期防御工事、灰坑84个、灰沟39条、水井2口及采石场等重要遗迹,基本廓清了城址的结构、布局及周边附属设施情况。

主要发现

广西桂平弩滩村发掘明代巡检司城址首次大面积发掘

城墙城圈基本保存完整,北城墙长110米,东城墙残长154米,南城墙残长126米,西城墙长180米,外周长569米,内周长517米。东城墙断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顶部残宽2米,底部残宽5.19米,残高2.6米。西城墙残宽4.8~5米,残高1.5~1.8米。城墙的修筑方式为在地面浅挖基槽或夯一层灰褐色垫土,墙基以稍事修整的大石块垒砌,墙芯用黄土夯筑,夯层较密,墙体为青砖平铺砌筑,有收分,用三合土做粘合剂。东城墙经过二次修整,早期夯土墙芯被破坏,补筑夯层夹杂碎砖块及石灰,墙芯夯土与墙基石之间填塞大量碎石块和碎砖块,不甚规整。城墙内侧靠近墙基处有护坡。西城墙发现排水口一处,外侧长0.34~0.44米,高0.5米,底部铺垫石板,墙外有自然冲击形成的排水沟。内侧长0.4米,高0.4米,叠压于城墙垫土上,底部未铺砌石板,未发现排水沟。

城门城址为单城门,门址位于北墙中部,发现门道、门枢、门臼、路面、基槽、墩台等遗迹。门道长6米,宽2.7米。门道内对称分布门枢、门臼一对,据此推测门宽约1.6米。门洞洞壁用青砖加三合土砌筑,东侧砖墙残高0.8米,西侧残存青砖一排。基槽宽0.3~0.35米,填土为黄褐色细沙土,包含大量碎砖、石灰渣、螺壳等。门道内路面原用大石块铺砌,破坏较严重,露出碎砖块、螺壳等垫土。门道东侧墩台长9.3米,宽4.5~7.8米,夯土残高1.74米。西墩台长9.3米,宽6~7米,夯土残高2.1米。东、西墩台南侧各发现房屋一座(F17、F18),可能为门房等守卫设施。

角楼目前仅发现西北角楼一处(F1),平面近方形,长约6.4米,宽约6.1米,残存柱洞6个、基槽一段、台基一截。角楼部分修建于城墙上,一部分凸出墙体外,凸出部分呈曲尺形。角楼台基基槽与城墙相连,以包石为基,台基内芯为夯土,构筑方式与城墙相同,应是修建城墙时预留一角修建而成。城墙西北转角内侧发现斜坡状夯土层,部分被晚期耕作活动破坏,疑为方便登城(角楼)的斜坡马道(幔道)一类遗迹。

城壕城壕主要分布于北城墙、西城墙北段外1~2米处,东端与池塘相连,西端经西北角楼南折后顺地势注入黔江。本次选取角楼外(G30西段)及城门外(G30东段)两段进行发掘。G30西段清理部分平面呈长条形,东北—西南向,弧壁,底部以拦水坝为界,东部稍高,西部较低。口部宽3.8~4.4米,底宽2.1米,沟深1.2~1.8米。沟内堆积共分七层。沟内发现一段拦水坝,坝长4.2米,宽1.1米,高0.5~0.6米。G30东段由于清理面积较小,平面形制不详。揭露部分口部长9米,宽7.5米,深1.6米。根据斜坡状沟壁及不规则形沟底来看,该段壕沟可能为修筑城墙取土形成。沟内堆积可分为两层:第①层为废弃堆积,灰褐色细沙土夹杂大量碎砖块,出土大量明清时期陶片、瓷片;第②层为沟内淤积层,黑褐色细沙土夹杂黄褐斑土,出土少量陶片、瓷片。

道路城内发现两条平行修建的道路。L1与城门门道相连并延伸出城外,东南—西北向,城外部分残长10.8米,城内部分残长14.5米,宽1.8~2.1米;L2位于L1东侧,东南—西北向,L2南部叠压于L1上,向发掘区南部延伸,全长约90米,宽2.3~2.6米。道路的修筑方式为先挖凹镜状基槽,其上铺垫路土,路面用石块和砖块混合铺砌;道路两侧以石块或砖块作边。从二者在城内的布局与走向来看,L1、L2应为城址的南北主干道。

房址城内发现各时期房址30座,主要分布于城址南部及东北部,多数仅存柱洞,少数残存由砖、石砌筑的残墙(台)基。F23揭露部分平面呈长方形,残长约5米,宽约4米,发现柱洞8个。作坊内发现灶坑五座(Z1~Z5),平面多呈椭圆形,保存灶壁、灶底、烧结层及辐射土等。灶口均朝向一处平整的石堆,可能为操作平台。灶坑西北发现水沟(G67)一条,叠压于城墙下。结合该组遗迹的平面布局及灶坑内出土的碎铁渣来看,F23应是一处铁器锻冶加工作坊。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及出土遗物判断,F23的始建年代早于城墙修建时代。

灰沟灰沟数量较多,主要分布于发掘区南部,多为东南—西北向或西南—东北向,除G19、G20、G42外大多较窄较浅。G19和G20位于城址南部,二者平行分布,清理部分平面均呈曲尺形,弧壁,两端沟底较中部稍浅。G19开口于②c层下,打破生土,两端叠压于城墙下,被H20、G49、F4、F9、F10、F13、F31打破。G19残长75.7米,口部宽2.2~4.1,深1.4~2米。G20开口于①层下,打破G38及生土,两端叠压于城墙下,被H6、F2、F27、F28、F30打破。G20残长59.85米,口部宽1.85~2.43米,深1.1~1.3米。两沟填土主要可以分为三大层,第一大层为晚期废弃堆积;第二大层为修建城墙时回填的一次性堆积,堆积较厚;第三大层为早期废弃堆积,堆积较薄。沟内出土大量元末明初时期陶瓷片、瓦片等。根据沟的形制及填土情况,二者可能是壕沟一类的早期防御工事。

灰坑灰坑发现较多,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等,多为生活垃圾坑。H6平面长条形,弧壁,平底,南北长2.95米,东西宽2米,深0.12~0.17米。灰坑内填土为浅红褐色细沙土,土质较疏松,夹杂砖块、石块、瓦片等,出土明清时期陶瓷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目前正在对感桑遗址上发现的骆越古文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正在对感桑遗址上发现的骆越古文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018-12-30 13:43

  • 因其集中分布和出土于广西南部

    因其集中分布和出土于广西南部

    2018-12-29 12:48

  • 广西考古发现汉代60多厘米长汉代陶船

    广西考古发现汉代60多厘米长汉代陶船

    2018-12-29 07:55

  • 广西隆安发现古骆越大型稻作文化祭祀遗址群

    广西隆安发现古骆越大型稻作文化祭祀遗址群

    2018-12-27 13:5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