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启动二次抢救性考古发掘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5 14:50 我要评论( )

2015年6月至9月,在尼勒克县科蒙乡恰勒格尔村吉仁台沟口附近,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性发掘了一个青铜时代遗址,专家确认在这里找到了中国最早的用煤遗迹,将目前已知人类使用煤炭资源的时间上溯了约一千多年。今年7月初,专家在对该遗址的二次发掘中,又

2015年6月至9月,在尼勒克县科蒙乡恰勒格尔村吉仁台沟口附近,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发掘了一个青铜时代遗址,专家确认在这里找到了中国最早的用煤遗迹,将目前已知人类使用煤炭资源的时间上溯了约一千多年。今年7月初,专家在对该遗址的二次发掘中,又陆续发现了2处房址、一座灰坑,这座距今约3500年左右的“聚落遗址”正逐渐露出真容。

近日,记者随尼勒克县文物局工作人员一行前往吉仁台沟口,探秘这一全新发现。来到恰勒格尔村东北方,沿着一段陡峭的山坡,记者来到了这座的“聚落遗址”现场,放眼望去,大小遗址错落有序的呈现在眼前,一座不久前发掘出的规模近300平米左右的新房址在这个聚落遗址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现场工作人员在探方内正小心翼翼地清理、筛滤土层,到处是一片忙碌有序的身影。国家文物局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李延祥正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在另一侧房址探方内讨论该处灰坑的发掘方案。记者看到,经过前期发掘,一些探方的壁面上,叠压明显的黑色灰质层显而易见,一大批重要的人类遗存将被揭示出来。

据国家文物局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李延祥介绍,为了避免影响环境,影响健康,许多当时的人会把用过的陶器的残片、冶炼的炉渣、吃剩的骨头放在灰坑,“这个坑对考古来讲,比较有价值,它里面会出一系列组合型比较强的东西,有时候是一个完整的陶器,虽然碎了,他会扔坑里,里面出现冶炼的炉渣,回去做检测,就能够揭示古人当时生产的一些活动,这个坑现在仅仅是露出来一个边沿,前面应该还有一部分,这个灰坑是有清理继续发掘的价值的。”

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阮秋荣介绍,考古工作人员已在该遗址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煤灰、煤粒、没有燃尽的煤块和古人类做饭取暖用的灶址、灰坑及岩画,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把长约20厘米的铜刀,和用于铸造青铜器具的陶范,由于没有发现冶铜用的坩埚、烧窑和铜渣,考古人员暂时还无法印证这里是否存在铸铜活动。目前,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正在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中,极力探寻铸铜活动证据。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阮秋荣认为吉仁台沟口遗址的发现让考古界有了三点收获:“第一点我们在喀什河流域发现了规模比较大的一个聚落遗址,第二点是在这个遗址里我们发现了用煤的痕迹,我们把中国乃至世界用煤的历史往前推了千年,第三点我们在遗址里发现了与冶铜相关的一些遗迹现象和文物遗存,其中包括有炼渣、陶范、炉渣、风管,,从这几点考虑来说,我们可以明确的断定,这个遗址和早期的青铜冶炼是有很大关联性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下一步的继续发掘,我们再收集相关冶炼方面的证据链。目前来看,我们这属于抢救性考古发掘,这属于淹没区,后期遗址很可能遭到淹没,所以这一个很可惜的问题,所以对后期遗址的保护,相关单位(正在)进行协调,我们觉得这是一处比较重要的遗址,一定要想方设法的把它保留下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考古发掘现场照片 据了解

    考古发掘现场照片 据了解

    2018-12-20 11:20

  • 这说明最迟在青铜时代晚期

    这说明最迟在青铜时代晚期

    2018-12-17 16:33

  • 该古城北扼昆都仑沟沟口

    该古城北扼昆都仑沟沟口

    2018-12-16 13:31

  •  新疆考古人员近日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吉仁台墓葬遗址

    新疆考古人员近日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吉仁台墓葬遗址

    2018-12-15 05:00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