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下部砾石层、上部第四纪红土的河流相二元结构堆积普遍发育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5 06:42 我要评论( )

2016年7~8月,继枫树嘴遗址发掘后, 南益高速公路工程沿线文物点抢救性考古发掘进入第二阶段。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益阳市文物处、益阳博物馆和沅江市文馆所等市县文博单位对位于赤山岛施工范围内调查发现的虎须山遗址、杨腊丘遗址两处旧石器地点同时

2016年7~8月,继枫树嘴遗址发掘后, 南益高速公路工程沿线文物点抢救性考古发掘进入第二阶段。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益阳市文物处、益阳博物馆和沅江市文馆所等市县文博单位对位于赤山岛施工范围内调查发现的虎须山遗址、杨腊丘遗址两处旧石器地点同时展开了考古发掘。历时50多天,共计发掘面积550㎡,出土石制品260多件,发掘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虎须山遗址和杨腊丘遗址行政区划同属沅江市新湾镇周公湖村,两地点南北相距约2公里。遗址地处南洞庭湖区凹陷地带内的一个挟持型隆起的狭长形内陆岛屿上,下部砾石层、上部第四纪红土的河流相二元结构堆积普遍发育,局部地段出露有古近纪的紫红色块状泥质粉砂岩基岩;长期地质构造作用使这一区域现今成为沟壑纵横、高低起伏的丘陵地貌,海拔多介于50~90米之间(图一、二)。由于施工方已经开挖的便道在不同区域形成了多个深达数米的地质剖面,因而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赤山岛上旧石器遗址的调查和地层剖面的观察。此次遗址的布方主要在施工范围内因势选择地层出露较好、剖面可见遗物的区域,探方以10×10㎡规格为大方,再以2×2㎡规格为小方进行操作。

下部砾石层、上部第四纪红土的河流相二元结构堆积普遍发育

图一 遗址位置

下部砾石层、上部第四纪红土的河流相二元结构堆积普遍发育

图二 虎须山遗址远景

两个遗址的发掘区均位于低矮丘陵的西缘斜坡处,揭露的文化层剖面厚4~5米,地层堆积基本相同,也与上一阶段发掘的枫树嘴遗址地层相近(图三):第①层,灰黄色黏土,土质疏松,厚0.2~0.8米;第②层,褐红色粉砂质黏土(均质红土),土质较疏松,厚0.8~1米;第③层,含大量铁锰结核颗粒(膜)的黄红色网纹土,浅黄色网纹细密且多呈竖直状分布,土质较紧密,厚0.5~1.2米;第④层,深红褐色网纹土,铁锰结核颗粒稀少,蠕虫状网纹粗而长,但分布较不密,由上至下逐渐稀疏,土质紧密,厚2~2.5米;第⑤层,鲜红色网纹土,已无铁锰结核,白色网纹短而粗,且分布密,呈蠕虫状分布,土质坚硬,已发掘0.4~0.5米,其下约5米则至底部砾石层。石制品主要出自第③层和第④层上部,第②层中有少量,其余层位没有遗物发现。从出土层位分析,遗址可能有二个不同的人类活动时期,但含铁锰结核颗粒较多的上部网纹红土堆积所对应的阶段应是赤山岛区域古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时间段,年代推测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年代样品正在送测过程中)。

下部砾石层、上部第四纪红土的河流相二元结构堆积普遍发育

图三 遗址地层剖面

两处遗址出土的遗物均为石制品,在遗址中的分布较为稀疏,没有明显规律(图四、五)。其中虎须山遗址发现石制品数量相对较多,占此次发现石制品总量的大部分,杨腊丘遗址仅20余件,但两者石器工业面貌大致相同。对石制品的初步观察,其基本特征的表现为:1)原料以石英砂岩为主,另有石英、硅质灰岩、石英岩,燧石仅为个别。从石制品形态和表面保留的自然石皮等特征,古人类主要选择磨圆度较高的大中型河滩砾石作为石器加工的坯材,这些不同岩性的砾石均能够在遗址底砾层或更老的阶地砾石层中找到(图六),岩性种类和比例亦大致接近。2)石制品类型包括砾石(35﹪)、石核(26﹪)、石片(13﹪)、断块(21﹪)和工具(5﹪),不见打击类产品(石锤、石砧)和碎屑,是一套不太完整的石制品技术组合(图七)。3)石制品尺寸以大、中型居多,小型产品较少且主要为部分石片和断块,没有巨型标本;工具中绝大部分标本为大型,个别为中型。4)石核以双台面居多,单台面和多台面有一定数量,石片也多属于初级剥片阶段的产品,显示出非预制的简单剥片策略,较低的原料和剥片利用率。5)工具数量少,其组合包括砍砸器、手镐、手斧和刮削器(图八),以砍砸器数量较多。石器修理仅见直接锤击法,加工程度较低,但其中的一件手斧经过两面修理而显得相对较为精细和规范。

下部砾石层、上部第四纪红土的河流相二元结构堆积普遍发育

图四 杨腊丘遗址发掘场景

下部砾石层、上部第四纪红土的河流相二元结构堆积普遍发育

图五 遗址发掘现场

下部砾石层、上部第四纪红土的河流相二元结构堆积普遍发育

图六 古河床砾石原料

下部砾石层、上部第四纪红土的河流相二元结构堆积普遍发育

图七 石制品出土现场

下部砾石层、上部第四纪红土的河流相二元结构堆积普遍发育

图八 发现的手斧和手镐

综合以上信息,并结合遗址其它方面的特征,我们通过对赤山岛旧石器遗址的调查和发掘能够在以下一些方面促进湖南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研究。

遗址成因的分析:对遗址形成原因的分析应是在开展遗址人类行为研究前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但目前在湖南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并未重点论述。虎须山遗址和枫树嘴遗址在发掘中均科学地采集了石制品三维坐标和出土产状等信息,也发现有较多数量的石制品,因而可以作为评估洞庭湖地区旧石器遗址埋藏过程分析的个案。以虎须山遗址为例,石制品的组合和废片尺寸分布,以及器物的产状信息表明该地点受到了片状水流的改造作用,可能来自于遗址附近更高处位置的流水。石制品轻度(30﹪)、中度(50﹪)和重度(20﹪)磨蚀以及中度、重度风化占了50﹪以上的情况也说明遗址形成过程有着较大的自然因素影响。但综合看来,遗址并非异地埋藏类型,仍基本属原地埋藏。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湖南邵东现东汉时期砖室墓

    湖南邵东现东汉时期砖室墓

    2019-01-01 22:21

  • 湖南永兴县平田冶铁遗址调查

    湖南永兴县平田冶铁遗址调查

    2019-01-01 20:04

  • 湖南宜章县古代锡矿遗址调查

    湖南宜章县古代锡矿遗址调查

    2019-01-01 19:58

  • 湖南宁乡炭河里遗址绕园公路完成考古发掘工作

    湖南宁乡炭河里遗址绕园公路完成考古发掘工作

    2018-12-30 11:31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