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黑龙江汤原发掘辽金时期郎君西古城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4 20:15 我要评论( )

郎君城为一对对子城,包括东、西分布的两座城址,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振兴乡东南部和东部,分别称之为郎君西古城和郎君东古城。在清末的文献《黑龙江舆地图》和《大清帝国全图》中均对其有记录和标注,名之为郎君城。城址因处于松花江干流沿岸,濒

郎君城为一对“对子城”,包括东、西分布的两座城址,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振兴乡东南部和东部,分别称之为“郎君西古城”和“郎君东古城”。在清末的文献《黑龙江舆地图》和《大清帝国全图》中均对其有记录和标注,名之为郎君城。城址因处于松花江干流沿岸,濒临当地“郎家渡口”而得名。东、西两座古城相距约1.5公里。

郎君西古城位于汤原县振兴乡振兴村东北1公里处,东距松花江约2公里。城址处于三江平原西部,小兴安岭东南麓,松花江下游左岸,其南部和西南部为黑鱼泡湿地自然保护区;东南14公里与处于松花江右岸的瓦里霍吞城址相望,南距桦川县城9公里。城内地势较为平坦。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城墙夯土版筑,东墙长200米、西墙长250米、北墙长450米、南墙长470米、周长约1370米。墙外有护城壕。现南墙、西墙南段、东墙南段被松花江堤坝叠压。墙垣存高2米,基部宽9米,上口宽2米。墙外有马面,北墙有5个、西墙有3个、东墙北段有1个;东墙南段与南墙因修江堤被破坏,致使马面无存。通过钻探,在南城墙外侧发现马面5个、东城墙南段发现马面3个。东北角与西北角各有角楼1座。西墙南段有带瓮城的门址一座。城址内分布着较多的布纹瓦和轮制灰陶片。

郎君东古城位于汤原县振兴乡古城村东南100米处,西距松花江约4公里。城墙为夯土版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墙垣存高1.5米,上口宽1.5米,基部宽6米,周长700米。墙外有护城壕。现南墙被松花江堤坝叠压。墙垣外端分布有马面,北墙、南墙各有3个,东墙、西墙各有2个;东北和西北各有1座角楼;东古城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子城,子城平面呈菱形。城址内地表分布有少量陶片等遗物。

根据城址的形制特点及出土遗物分析,两座城址的年代为辽金时期。郎君西古城、郎君东古城以往的考古工作较少。为配合三江治理之松花江干流治理工程建设,2015年11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考古钻探队对两座城址的南部区域分别进行了考古勘探,进一步明确了城址的形制和范围;在此基础上,2016年6~7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对郎君西古城相关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

西门址及瓮城郎君西古城西墙南段有一门址,外部环绕瓮城,瓮城门口南向开。瓮城墙大部分保存较好,门址位置被旧坝址叠压。此次重点发掘瓮城及西门址,以确认西门址的形制、瓮城墙走向及外壕的建构情况。于瓮城内布5×5米探方19个,清理面积约475平方米。

瓮城平面大致呈马蹄形,环绕西门址修筑城墙,南部与西城墙交接处有一缺口,应为瓮城出口。瓮城内南北长约18.1、东西宽约17.6米。经钻探,西门址宽约5.5米,瓮城出口宽约9.4米。

由于河水冲刷及修筑坝址,对瓮城内遗存破坏严重,存留的遗迹不多。所筑江堤大坝较宽,将门址叠压其下,此次未清理至门址的具体位置,仅对瓮城墙结构及修筑方式有所了解。瓮

城内遗迹清理道路一段;可见多次洪水淤积情况。瓮城内发现大范围夯土基础分布。

瓮城内堆积简单。第①层为表土层,厚0.1~0.25米。黑褐色,土质较疏松,,含大量的植物根系,少量的残砖,瓦片,石块等。第②层为黄褐色砂土,厚0.15~0.35米。土质疏松,含有大量的砂粒,较纯净。第③层为夯土层,厚0.2层~0.3米,土层较为密实纯净。此夯土层可能系瓮城内的路面垫土层。夯土层下为纯净的淤沙,即生土层。

瓮城墙系平地起建,在城内底部的夯土层之上夯筑城墙,宽4米,残高1.35米。夯层厚薄不均,有6层夯土堆积,每层厚约0.05~0.4米,土质较硬,颜色斑驳,内含零星泥质陶残片,并夹杂少许草木灰等。瓮城墙外有壕沟(编号G1),口大底小,斜壁,底部略平。上口宽2.25米~3.6米,下口宽1.2米,深1米。沟内填土呈黑灰色,土质较软,包含少许泥质黑灰陶残片、石块、动物骨骼等,并夹杂大量草木灰。

瓮城内清理出一条踩踏过的路面(编号L1)。大致为南北向,路面开口于第①层下。清理的长度为12米,东西宽2.7~4米,厚度0.2~0.35米。路土为灰褐色土堆积,土质坚硬,结构紧密,包含有陶片、石块、瓦片、动物骨骼等。两侧有较浅的排水沟。L1的南端是瓮城的出口。依据路面的开口层位及出土的陶片特征,推断L1年代下限不晚于辽金时期

西城墙西墙南段被坝址叠压。为了解城墙的结构,对西墙被叠压的北段部分进行了发掘解剖。探沟与城墙垂直,大致处于西城墙中部。探沟(TG01)东西长16米,南北宽2米,发掘面积32平方米。

第①层下(表土层下)即为城墙,距地表0.20~0.3.米。城墙主体为夯土版筑。城墙存高3.5米,底部宽约10米,有8层夯土堆积;墙内夯土层包含有少量泥质灰陶片;墙外侧为护城壕,紧邻城墙,开口距地表1.5~1.85米,壕宽约4.25米,深约1.4米,壕壁斜直,底部略平,壕内堆积为黑色淤土,内含少量泥质灰陶片和动物骨骼。城墙内侧有一条排水沟,紧邻城墙,开口于探沟东部第①层(表土层下)下,开口距地表0.25米。沟为圜底,口大底小,上部宽1.9米,下部宽1.4米。

城墙是在生土之上直接堆土起建夯筑,底部未见基槽;夯土土质疏松,含有细沙,夯层不很细密。城墙系一次修筑而成,未见后期修补痕迹。

出土遗物瓮城内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多为泥质灰陶,纹饰有压印纹、刻划纹、弦纹等,器类有罐、碗、盆、拍(抹具)、球(珠)等。瓷器见有少量的白釉残片、器底;其他有铁器,包括镞、刀;骨角器有角锥、骨料;石器有磨盘等。发现少量的动物骨骼,初步可辨识有牛、羊、狍子等。

初步认识

此次对郎君西古城的发掘,是黑龙江省又一次较为重要的辽金时期考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意义。

郎君城址地处松花江下游沿岸,城址的形制及结构具有辽金时期城址的普遍特征。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松花江右岸的瓦里霍吞城址,是辽金时期五国部重要的“部落都城”之一;因此从地理位置上考虑,郎君西古城和郎君东古城的战略与防御功能显得较为显著。

此次发掘,通过城墙解剖,搞清了城址城墙的构筑方式及堆积建造情况。城墙为平地起建,夯土版筑,墙外有深壕,内侧有浅沟。依出土包含物分析,城址修筑于辽金时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还会引起全国甚至全世界专家对这片区域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度关注

    还会引起全国甚至全世界专家对这片区域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度关注

    2019-01-01 22:51

  • 器类包括鬲、甗、罐、瓮、豆、大口尊等

    器类包括鬲、甗、罐、瓮、豆、大口尊等

    2019-01-01 20:07

  • 经过文物部门为期两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经过文物部门为期两个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2019-01-01 19:21

  •  M70卜甲 虽然本次发掘的墓葬规格均较小

    M70卜甲 虽然本次发掘的墓葬规格均较小

    2019-01-01 16:51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