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大量文物为探索北京东部地区汉代以来的社会文化面貌、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密度和分布、丧葬习俗等提供了证据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4 18:05 我要评论( )

24日上午,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市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6年2月至9月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平介绍,此次考古工作共发掘战国-清代墓葬1092座、汉代城址1座、汉唐窑址69座、灰坑8座、

24日上午,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市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6年2月至9月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平介绍,此次考古工作共发掘战国-清代墓葬1092座、汉代城址1座、汉唐窑址69座、灰坑8座、水井8眼、道路3条。出土各类陶器、瓷器、釉陶器、铜器、铁器、铅器、料器、皮革器等文物万余件(套)。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墓葬、窑址、地层剖面共计69处遗迹采取了整体迁移保护措施。

考古发现的地层既有自然堆积也有人为堆积,还有地震形成的断裂层,为了解通州地区2000年来自然环境的变迁、人地关系提供了证据。大量战国-汉代墓葬形制多样,为研究北京战国晚期到汉代以来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大量文物为探索北京东部地区汉代以来的社会文化面貌、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密度和分布、丧葬习俗等提供了证据。考古资料表明,北京市副中心所在区域至少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特别是东汉时期社会繁荣、人口众多,是宜人宜居之地。

于平介绍,出土的文物和考古资料表明,北京市副中心的考古发现与天津、河北等地的同类遗存极为相似。京东、津西、冀中地区自古以来文化面貌呈现一体性,是中原农耕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之间交流、碰撞、融合的区域。考古发现也丰富了北京市副中心地区的文化内涵,提升了京津冀一体机的文化底蕴。

为考古买光竹竿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郭京宁在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情况时透露了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他说,文物考古对发掘的方式有严格的要求,这次发掘的勘探面积大,,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团队买光了通州当地所有的竹竿。

此次发掘共有2000余人参与,完成了101.3万平方米的勘探任务。同时,今年7月至9月,进一步对发掘的汉代城址—路县故城进行了总范围约50多万平方米的考古勘察,共试掘探沟11条。路县故城是目前所知通州区唯一的秦汉城址,它在北京作为早期中国北方地区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和交通中心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交通、经济、军事意义。

在路县故城中发现城墙基址保存较好,四面城墙基址基本可以闭合,城址平面近似方形,城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城内还发现了一条南北向的明清时期的路面遗存和一条南北向的辽金时期的路面遗存。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019-01-01 22:59

  •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广州黄埔沙岭发现春秋时期越人墓地

    2019-01-01 22:58

  •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一次性发现这么多古代货币

    2019-01-01 22:49

  •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江西寻乌发现汉代古墓 于明清时被盗

    2019-01-01 22:46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