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亟待规范古玩交易平台

广西文博产业发展论坛在南宁召开,专家学者共商文博艺术品行业发展

今报南宁讯(记者 卢冬琳 甘宁)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周末去博物馆赏赏文物精品、闲时到花鸟市场淘淘古玩,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情趣爱好。2月27日在南宁召开的广西文博产业发展论坛,就把“文化博览业运营管理与文化产品创意开发”、“古玩书画艺术品文化产业发展与前瞻”作为重要专题之一。如何培育和壮大广西文博艺术品行业、正确引导民间收藏和交易成为讨论热点

建设规范交易平台

“与全国喧闹纷杂的文博艺术品市场相比,广西还处于起步阶段。”广西社科院文史研究所所长李建平说,据广西艺术品收藏协会专家认为,在南宁,目前专注于玉器、古玩等艺术品投资收藏的群体不到两万人,而书画投资领域的只有五六千人。相关的企业小而少,在南宁从事书画经纪、画廊的公司虽然有数十家,但都是小店小企,有影响力的不多,具有文物艺术品拍卖资质的公司极少。艺术品交易效应差,赝品泛滥,无资质拍卖的情况时常出现。整个行业有待扶植。

李建平认为,广西亟待壮大一个大型规范的文博艺术品交易所贵州文玩,让各方在此平台上放心地交易。同时应扶持文博艺术品产业发展,对生产、收藏、鉴定、交易等环节做出规范化管理的规定。

古玩市场要“雅俗共赏”

由于职业关系,广西博物馆研究员郑超雄平时对南宁的古玩市场比较关注。他说,至纯天珠,南宁的古玩市场“核心圈”,经历了从西关路到园湖路的变迁。由于园湖路花鸟市场的撤销,如今古玩摊点“四处开花”,贵州文玩,目前期待新阳路古玩市场能够“名副其实”,担当起树立“正统市场”的重任。

郑超雄认为,古玩市场要走雅俗共赏的道路。“雅”的漂亮商铺要有,“俗”的地摊销售也要有。北京荣宝斋(微博)没有潘家园热闹,就因为前者有雅而无俗。普通地摊不仅给市场带来人气,同时还是各个商铺货源供应地。这些细节虽小,但可以从建设文化强区的角度理解其价值。

培养专业鉴宝师

古玩市场时冷时热,为什么?就是因为赝品充斥,不少买家用真品的价格买了赝品,失去信心,对古玩投资望而却步。广西社科院壮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昌雄认为,困扰古玩市场的根子在于没有合格的专业文物鉴定师常驻市场,给不法商贩可乘之机,伤害消费者也伤害市场本身。他建议有关部门探讨具体的办法,培养一批专业鉴宝师参与市场运作,使广西古玩市场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扶持少数民族旅游商品

铜鼓、绣球、壮锦是广西有名的民族工艺品,很多游客都会买一点作纪念。与会专家认为,其实广西还有很多具有特色的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尚未开发出来,跟不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建议有关部门开辟专项资金扶持开发工作。

同时,这些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应建立良好的集散渠道,可以把各个城市的古玩中心市场利用起来,让所有的市民、游客都能到固定的古玩市场购买到喜爱的旅游纪念品,把广西古玩和民族旅游商品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