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雄最大的愿望是在“南澳I号”安保工作结束后好好睡一觉

夜色将至,,在广东汕头南澳环岛公路上,一辆黑色轿车疾驰而过。临近汕头“南澳I号”明代古沉船打捞点,遥望海面,雾气蒙蒙,隐隐约约可见打捞船四周的点点灯光。那里,自2010年4月9日“南澳I号”水下考古大面积发掘开始,沉睡海底四百多年的古代文明正一点点浮出水面,重新开启了与世间的对话。

寻访“南澳I号”在未知中展开

5月15日10:30,记者在深圳参加第六届文博会期间获悉央视进行“南澳I号”水下考古发掘直播的消息,立即决定现场探访

深圳距南澳300多公里。行程将半,突遇大雨,随即得知由于天气和潮汐的原因,直播推迟。直至汕头100公里路段,雨渐渐停了,但是与南澳方面始终没有接洽上。

15:40记者驾车赶到汕头莱长渡口。因为“南澳I号”,四面环海的南澳岛成了人们热议与向往的地方。17:00记者到达南澳长山尾渡口,拿着在渡口买的南澳地图,沿着指示路线寻找离打捞点最为靠近的云澳镇东澳村海岸。

岛上郁郁葱葱,港湾很多。沿岛行约半小时,突然在一片似乎刚刚被推整出的开阔地发现了央视的转播车,记者确定这里便是目的地,但是车上没有人,周边只有一座烂尾楼。距岸边2海里处,远远地看见海面上停泊着一个四周泛着灯光的大平台。后来证实,那便是广州打捞局“南天顺”打捞船。

讲述守卫“南澳I号”的1100多个日夜

5月15日20:30, 在新华社广东分社的协助下,记者联系上汕头市公安边防支队云澳派出所,得知刚才看到的那座烂尾楼,正是“南澳I号”的监控点。

夜幕下的海岛非常宁静,打开车窗,开阔的海面吹来温润的海风。记者顺着环岛公路返回到监控点。

云澳边防派出所所长朱志雄正在烂尾楼里设置的监视器前观测海面上的情况。为了更好地守护“南澳I号”,云澳边防派出所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筹资购进了一套雷达监控系统,借助高科技设备防守古沉船。“南澳I号”沉睡的地方位于广东东部南澳海岛俗称“三点金”的礁石附近海底,据推测,这艘古船当年正是撞到了 “三点金”礁石。沉船点正对的这座烂尾楼的顶层成了监测最佳位置。从 2007年5月25日云澳边防派出所查获文物,专家确认古沉船遗址至今,官兵们时不时会接到陌生人的电话,许诺只要给予方便,捞上来的文物所得可“五五分账”。但是,官兵们始终不为所动。烂尾楼里许多窗户没有玻璃,海风时时从水泥框架外钻进来。“说一千零一夜,那是童话故事。我们的官兵守护的一千多个夜晚可没有浪漫。”朱志雄最大的愿望是在“南澳I号”安保工作结束后好好睡一觉。

记者了解到,边防官兵守护“南澳I号”,出动公安边防摩托艇2000多次,劝离不明作业船只百余艘,驱赶可疑船只超过2000艘。目前,边防官兵依然承担着打捞期间的警戒保卫工作。

将形成中国第一部完整水下考古发掘报告

5月15日24:00,在位于南澳县城南海阁酒店的“南澳I号”新闻中心,记者采访了汕头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科科长辛国安,他被当地人誉为“汕头文物活字典”。辛国安是第一个见到“南澳I号”文物的专业人员。

2007年5月25日上午8:30,云澳边防派出所在“三点金”海域查获了21件古瓷器。辛国安第一时间赶到现场。5月26日凌晨2:00,派出所再次接报:又有船只在“三点金”海域进行打捞,后被边防人员控制。面对查获的文物,辛国安凭借职业敏感,意识到“这条沉船不简单”。5月28日他从省里请来三位专家,5月29日专家作出初步鉴定:此次收缴的121件古瓷器大部分出自明代万历年间。

2007年6月11日,广州“南天马”打捞船到达“三点金”海域,经专家下水摸查,这艘约17至18米长的明代古沉船,沉于海平面下25米至30米之间,船上及四周约有瓷器上万件

根据“南澳I号”沉船的特点和环境状况,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南澳I号”的水下考古采用传统打捞方式,也就是先打捞“南澳I号”搭载的古瓷器,再视情况打捞船体。之所以放弃打捞“南海I号”时整船打捞的作业方式,是因为“南澳I号”沉船暴露在海床之上的船体上层结构已不存在,不像“南海I号”船体被淤泥覆盖,保存完好;“南澳I号”沉船位置在礁石区,沉井可能无法压到位,难用沉箱吊拉。

据“南澳I号”新闻中心提供的信息,出水文物经过清洗、脱水、脱盐、登记、编号、分类等专业处理之后,将作研究、陈列两个用途,并分三部分进行保管,一部分送广东省博物馆,一部分送汕头市博物馆,一部分将留在南澳。目前打捞出的“南澳I号”古沉船上的青花瓷器,有专家认为,主要是福建的“平和窑”及粤东“潮州器”。

辛国安称,“南澳I号”古沉船水下考古发掘将形成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水下考古发掘报告。“南澳I号”的文物为证明“南澳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出海口”提供了有力佐证,而且对于研究福建、广东明代窑址、造瓷工艺等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连线“南澳I号”,水下发掘进展值得期待

作为5月15日唯一到达南澳的艺术收藏类平面媒体,虽然行程仅有一天,但是记者始终保持着与南澳方面的联系。

5月16日21:20,汕头边防宣传干事林春伟向《收藏投资导刊》传来“南澳I号”文物图片近300幅。其中有青花凤纹盘、米芾拜石盘,一些瓷器多绘有“喜鹊登枝”“福”等传统吉祥元素;

5月19日,圆角状铁质文物出水。根据其形状推测,可能是明代已经广泛运用于军队的铁手铳铁铳炮;

5月20日,大批人物造型独特的青花大盘出水......

5月30日15:40,记者在北京连线“南澳I号”水下考古队队长崔勇。据崔勇介绍,水下考古工作受天气、海况影响很大,虽然今年天气较反常,但是目前工作基本顺利。截至30日,“南澳I号”出水文物近3000件,许多青花瓷器的图案非常精美,有中国传统神话故事里的红孩儿、哪吒形象等,很生动,不过出水器型、种类还没有新的突破,接下来水下考古的进展情况依然值得期待。

据悉,截至发稿前,据广东省文物局消息新发现景德镇窑系的瓷器。此次水下考古工作将于7月上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