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进村里账户直接发放给了村民

最新一期《考古》杂志公开发表安阳曹操墓的考古简报,长达13页的简报详尽地描述了安阳曹操墓的发现经过、考古历程、墓葬形制、出土遗物等多方面信息,在“结语”中,更是从十个方面进行论证,指出西高穴村这座东汉古墓系三国曹操高陵无疑 。但这并没有终止“反曹派”人士对曹操真假的质疑。9月7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方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已对考古简报中提出的10大证据逐条反驳。倪方六表示,在目前曹操墓还有争议的情况下,中国最权威考古专业杂志《考古》就抢先发表曹操墓考古简报,涉嫌对曹操墓造假事件“盖棺论定”。

未进村里账户直接发放给了村民

曹操墓引起关注后,当地村民开始售卖以曹操诗歌为内容的字画。

石牌是墓主人受曹操所赐

考古简报证据一:该墓为东汉末期大墓,与曹操所处时代相符。该墓前室所出土的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 ”等石牌上“魏”字写法 ,在“委”和“鬼”字中间加一“山”字 ,是东汉至魏晋时期存在的特殊写法,北魏以后中间的“山”字已不再出现。

倪方六回应:对于简报中提到的“常所用”用语确实存在,但不是出现在曹魏的中原地区,而是出现在长江中下游的孙吴国。考古简报中引用的孙权把“常所用”赐给周泰一事恰好说明西髙穴墓主是接受“魏武王”所赐“常所用”物品的人。

考古简报证据二:该墓与同期墓葬相比,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埋葬较深,仅其墓道就可见一斑。墓道长近40米 、上口宽近10米、最深15米。宽度比已被认定为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湾漳大墓宽两倍还多,因此,此墓应为王侯一级的,与魏武王曹操身份相符。整个墓室深达15米,也与曹植在其《诔文》中所写的“窈窈弦宇,三光不入”相符。

倪方六回应:先秦时候墓道的长度和数量,被考古界一些人士视为墓主身份的象征,倪方六认为这是错误的。在当时,墓道的数量问题似乎不属于礼制的范畴,也就不应该是墓葬等级的象征,同为秦王陵,在考古中发现,墓道四条,两条,或一条。而墓道的长度,也是这样

魏晋以后至明清时期,所有使用坡形墓道的陵、墓都只有一条坡道,墓道长度更不是墓主身份、等级的象征,依据墓道判定西高穴墓葬是“王侯级”一说,是很不严谨的,只能说这墓大而已。

曹操墓应该建在山窝上

考古简报证据三:曹操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六月,令曰:“因高位基,不树不封”。此墓葬所处位置海拔103~107 米,比 3公里之外的固岸北朝墓地海拔高出10米 ,符合其“因高为基”的要求;此次发掘,在墓室上面未见有封土,与曹操令曰:“不封不树”的要求符合。

倪方六回应:这种分析很牵强,,“因高为基”中的“高”到底是多高?史书上并没有确数。对于曹操墓葬到底是不是山石地带,从曹操的《终令》上并看不出来,仅说“西原上”,但在他临死前的《遗令》中,就说得很清楚了,“葬于邺之西冈上”。“冈”就不能是平原。现在的西高穴墓葬所在地,是山窝,或者是山冈吗?显然不是,那么,认定这里就是曹操墓葬,显得不妥了吧!

考古简报证据四:该墓位于西门豹祠西,与曹操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位寿陵”相符。

倪方六回应:高陵到底在哪,这一直是寻找曹操墓的核心问题。但是史书上并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只是一个大概——“邺之西”、“与西门豹祠相近”。可在当时,邺地上有很多西门豹祠。

陪葬品高级为何墓是“毛坯”

考古报告证据五和六分别以鲁潜墓志和“魏武王”称谓为证,也都被倪方六一一反驳。

考古简报证据七:据记载,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3年)年夏四月,天子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权力。此墓所出圭、璧体型较大,也可反映出该墓葬的王侯等级,而且圭、璧配套使用又是帝王陵墓的一个突出特征。这表明墓主人具有王一级的身份和地位。在目前已发现的7座东汉诸侯王墓中,该墓规格是很高的,也与文献记载的“位在诸侯王上”的内容相符。

倪方六回应:这个说法看似有道理,实则没有必然的结果,这种分析是扯淡,是附会。王侯等级中的圭、璧体型应该是什么标准,大到什么程度才是王侯等级?考古学上并无定义。如果说陪葬品都这么“高级”了,为什么墓会是“毛坯房”,竟与县侯曹休的墓差不多?更重要的一点,此墓的出土物未必可靠,北京潘家园的文物市场类似“体形较大”的圭、璧很多。

考古简报证据八:曹操在其《遗令》中叮嘱其后人要“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在该墓中未发现有为其安葬所制作的金玉礼器。所出土的金丝、金钮扣等均为衣服上的饰品,而且在记载其随葬品的石牌中,也没有关于金银珠玉的记载。

倪方六回应:很好笑,“在该墓中未发现有为其安葬所制作的金玉礼器”就能证明墓主“无藏金玉珍宝”?此墓在历史被盗多次,为什么大家现在持到的会是“烂石头”?就是因为盗墓贼对这些东西没有兴趣,才留下的。从没有考古发现的情况,就推测出此墓当很没有值钱的随葬品,简直搞笑到极点。

陪葬品与史书记载有出入

考古简报证据九:该墓所出的陶器,器形偏小,做工粗糙,均为泥质素面灰陶。这也符合曹植在《诔文》中“明器无饰,陶素是嘉”的记载。

倪方六回应:从安阳方面已公布的东西来看,西高穴大墓虽然被盗严重,还出土了铜带钩、鎏金盖弓帽和大量的云母片,以及陶器残片等;特别是其中的饰件,有玉珠、玛瑙饼等。曹操两次声明:死后“金、珥、珠、玉、铜、铁之物 ,一不得送”,墓内“无藏金、玉、珍宝”。现在遭古今多次盗掘后,还出土了400件文物。这是为什么?

考古简报证据十:在该墓的墓室中共出土了3个个体的人骨,均被扰动。经鉴定男性人骨的年龄在60岁左右,与魏武帝曹操去世时66岁的年纪相当。此墓葬中人骨的出现排除了其为疑塚的可能性,也是认定其为曹操墓葬的又一物证。

倪方六回应:就算那个60岁左右的男骨是曹操的,那旁边还有两具女人的骨骼是谁?这个考古简报并没有解释。难道是皇后卞氏的,还是其他人的?如果这两具女人骨骼和曹操没有关系,那她们在阴间也不会与主人“睡”在一块。所以而在连墓中尸骨关系都搞不清的情况,仅从年龄差不多上就说是曹操,是不是太不靠谱了。

曹操墓展厅月底对外开放

目前展厅建设已近尾声,村民找到商机

尽管有关曹操墓真假的质疑和回应尚未平息,但这丝毫没有阻止安阳当地对曹操墓开发的进程。曹操墓的发现及发掘,让这个原本寂寂无名的豫北村庄突然声名鹊起,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记者轮番前来探营。记者7日从安阳当地获悉,曹操墓门前的展览馆建设接近尾声,曹操墓展厅将于月底对外开放,而曹操墓周边大规模的征地也早已展开。

曹操墓月底对外开放

尽管目前曹操墓发掘现场仍然大门紧锁,但仍有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车辆来此探访。看守大门的保安回绝了一拨又一拨请求进入的游客,但却挡不住那些经当地领导特批的参观队伍。

在曹操墓的右前方,一座高大的展览馆正在进行后期的粉刷。据施工的工人介绍,将来曹操墓对外开放后,这里就是参观曹操墓的入口,游客将先到展馆观看曹操墓的部分出土文物 ,再进入深约15米的墓地实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