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宋代的名窑瓷器还是雍正时期的仿哥窑五孔樽

展览地点:地下一层A厅

本次展览是国内首次大规模地将世界各地的华人收藏精品集中在一起同台展出,展览通过对宋代官窑、哥窑、清代瓷器、书画、玉器等精品的展示,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境。

本次展览对国内博物馆界的展陈内容而言,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展览中展出的绝大多数展品,都是来源于民间且首次与收藏界人士之外的观众见面,表现出了中国古代艺术品精湛的制作技艺和悠久的历史传统。首都博物馆希望能通过这样一个独具风雅的展览,传达出现代博物馆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取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办展理念,充分发挥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本展览的展品数量近100件套,其中大陆地区展品40余件套,其他地区展品50余件套,展出的藏品都是精品,足以代表当今世界华人的收藏水平。无论是宋代的名窑瓷器还是雍正时期的仿哥窑五孔樽,不论是大体量的清代转心瓶还是宋代的空山归巢图,这近100件套经典藏品,每一件都有历史、有典故,它们将带给每一位参观者不同凡响的艺术体验。特别要说的是,在这次展览中,,我们还开辟出一块文物观赏区域,将有不同意见的藏品拿出来与观众近距离接触,使观众在欣赏精品文物的同时,也开动脑筋,亲身参与的文物的鉴定中来。

无论是宋代的名窑瓷器还是雍正时期的仿哥窑五孔樽

乾隆洋彩雕瓷转心瓶

这件转心瓶是本次展览中极为珍贵的重器之一。转心瓶为乾隆初期督窑官唐英创造出的供奉皇帝观赏的独特器形,它由瓶颈、腹、座、内胆几部分组成,瓶内胆可旋转变化出绘画的不同角度,非常奇特。而这件转心瓶器高六十余公分,且品相完好,是目前发现的极为稀少的大体量转心瓶,只存世两件,另一件现存于北京故宫。

这件体型硕大的转心瓶倾注了督窑官唐英太多的心血和奇思妙想。它通体施丰富华丽的釉彩,代表了乾隆时期最标准的粉彩颜色。在腹部的外壁上,画师描绘了一只金光灿灿的凤凰翱翔于秀丽山水之上,而在内胆里则刻画了百余只不同种类的鸟禽仰首鸣叫,通过转动内胆,这些小鸟透过镂空的部分浮现在人们眼前,好似一幅热热闹闹的“百鸟朝凤图”。

转心瓶的烧造工艺非常的复杂,每一个部件尺寸都要经过精心计算,反复烧制,得出实际样品,再根据样品烧造中表现出的问题逐一从工艺上加以解决,并在全部部件烧造成功后组成样品,纹饰、色彩、样式全部获得皇帝首肯后才正式烧造。而这件转心瓶重器更代表了清代制瓷工艺上的炉火纯青。它将瓶颈、腹、座、内胆四部分分别烧造,烧好后再在接缝处粘合,连它的内胆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再粘连起来的。如此复杂的烧造工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对一些技术因素,都不容易参透,因此,说它是国宝一点也不为过。

这件原藏于北京故宫的重器于一两百年前便流落他国,1999年,这件重器在英国拍卖,被一名华人买下收藏。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首次访问英国,大英博物馆为迎接胡总书记的到来,还特意从这名华侨手中借到了这件文物展出。多少年来,国宝始终不曾回到祖国的怀抱,而这次展览,将是第一次来到大陆与观众见面。

为保护好这件国宝,首都博物馆还特别为它订制了从新加坡直飞北京的商务舱座票,由专人护送到北京。这种贵宾级的待遇,它早在2005年从新加坡前往大英博物馆展出时曾经享受过。

无论是宋代的名窑瓷器还是雍正时期的仿哥窑五孔樽

雍正青花海水龙长颈樽

这件器物是清代雍正青花瓷器中一件绝世精品,从已经发表的资料得知,全世界只有两只。在自古至今的皇家纹饰中,画龙是不变的题材。在这件文物的器身上,两条蛟龙在淡淡的海水间纵横飞舞,充满了一飞冲天的霸气,这充分表明了雍正时期青花瓷的烧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无论是逼真的绘画技术、浓淡相宜的色彩运用还是不失比例的流线感,都给人以无可挑剔的视觉享受。然而在这件器物上,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那便是龙的绘画角度。一般的龙都是从龙的侧面取景绘画,而这件器物上的龙却是一条正面仰视的龙,犹如长吟冲霄之势,这种独特的画法是任何一件器物上都不曾发现的。

在这次展览中,我们还有一件铜胎的雍正青花海水龙长颈樽也同台展出,能够从相隔几万里的两位藏家手里借到这两件展品,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这两件展品的器形、纹饰都大致相同,只是铜胎的龙是侧面形象,观众可以通过现场的对比而一见分晓。

无论是宋代的名窑瓷器还是雍正时期的仿哥窑五孔樽

雍正黄地青花缠枝莲瓶

这种直口长颈,扁圆腹的瓶子俗称“荸荠瓶”,是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康熙时首创,雍正官窑多有烧造,且形制规范。这件器物胎质洁白细腻,器内及外底施白釉,外壁施黄地青花缠枝花卉纹,有莲花、牡丹等,近口沿及圈足外墙各装饰青花卷草纹一周。这种雍正时期的黄地青花瓶非常稀少,从发表的资料看,全世界目前只发现两只。它们是先在瓷胎上以钴料绘花纹,施釉经高温烧成青花后,在白釉处加填柠檬黄釉,复入窑低温烧成。这件器物明显是仿明宣德时期的作品,青花浓艳稳定,黄釉娇嫩富丽,相得益彰。

无论是宋代的名窑瓷器还是雍正时期的仿哥窑五孔樽

雍正青花釉里红龙中龙鹿头樽

鹿头樽是清代雍正后期创烧的一种器形,一般表现为双耳是鹿头的形象,而这件器物确切地应该叫“双耳尊”。鹿头樽在乾隆时期最鼎盛,烧造数量最多,而雍正时期的比较稀有,瓶高50公分的这种大器形就更加稀有。在这件器物上,蛟龙穿梭于红色云朵之中,云朵浓淡相宜,表现了一种寿山石海的壮丽风景。这种龙的图案在历代的器物中也比较特殊,不同于以往的龙的形象。

无论是宋代的名窑瓷器还是雍正时期的仿哥窑五孔樽

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

天球瓶造型始于明永乐时期,雍正、乾隆时再度盛行,是雍正、乾隆官窑的标准器物。而绘九桃,只有乾隆官窑最具代表性。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吉祥之物。传说桃木可驱鬼,桃实食之则可延年益寿,遂成为长寿的象征。"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是至尊之数,九桃绘于瓶上,寓意平安祥顺,万寿无疆。乾隆时期这种九桃天球瓶非常多见,其色彩艳丽,喜庆富贵,装饰效果尤为卓越。而本次展出的这件天球瓶是乾隆早期的作品,它的画工、颜色、款识都与乾隆盛期的作品有所区别,同时又与雍正时期的作品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次展览中我们也很难得地借到了一只雍正时期的八桃天球瓶可供观众对比品鉴。

无论是宋代的名窑瓷器还是雍正时期的仿哥窑五孔樽

乾隆百花葫芦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