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一直有渔民打捞到金银珠宝的传闻

数百年来王侯将相们的兴衰史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而62年前的沉船事件随着时间的流逝几近湮灭。7月22日,记者来到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列岛的泗礁山。在泗礁山南面的白节山灯塔附近的海域,是往返于上海与基隆之间的客轮“太平轮”号于1949年1月27日沉没的地点,当时船上近千人遇难。

今天,“太平轮”仍被嵊泗列岛海底的泥沙包裹着,许有盗宝者为了传说中的“12吨金条”暗中打捞过,在岛上也有人热心地向我们展示疑似“太平轮”上出水的老东西,然而,我们至今没看到任何能被证明确实出自该船的物品,而当年目睹“太平轮”事件的老者也越来越少。

也一直有渔民打捞到金银珠宝的传闻

当时手绘的海难事故地图,从图示来看,“太平号”从侧面撞击了“建元号”。

也一直有渔民打捞到金银珠宝的传闻

《太平轮被难家属名册》第四组

舟山市文化局局长邱平海与张典婉会面时透露,文化局正在计划将舟山海域申报“沉船遗址保护区域”,来更好地保护这一海域的水下文物。据他透露,舟山市文化局已组织了多次对“太平轮”沉船的考察,基本确定其沉船位置,但是目前尚未组织水下打捞。

传说有12吨金条

沉船或遭盗捞

“太平轮确实被打捞过的!” 竺才根久居海岛,是当地的退休公务员,他告诉记者,“虽然我没看到,但有个朋友知道此事,在海祭之前的那年,有福建人开着船来打捞的。” 谈起盗捞,“太平轮纪念协会”会长、《太平轮一九四九》一书的作者张典婉说:“他们暗地里组织的打捞,我觉得应该就是在去年。因为,去年5月我们在出事的海域做了海祭,弄得所有人都知道沉船在哪里了,然后在这一年间,就一下子冒出来很多号称是从‘太平轮’上捞出来的文物。” “但是打捞‘太平轮’很有难度。” 曾在白节山灯塔工作过的现年74岁的李生来说。白节山灯塔是距离“太平轮”出事地点最近的灯塔,,从李生来的祖父开始,他家一家四代都在白节山灯塔工作。“那边水比较深,有50多米,而且很浑浊,每年五六月份水最清时能看到海面下5米,冬天水浊时仅能看清20厘米。要打捞就必须潜水,但是那里水流很急,一般潜水员下去了就立刻要上来。”李生来回忆起了1980年代对“太平轮”沉船位置的一次定位工作,“大约是在20年前,为了清理从小洋山过来的航道,有过一支考察队来确认沉船位置。只看到潜水员跳下海,一下去就上来了。然后就见到在那里升起一只浮子,用来标记沉船。但是,没过几年之后,缆绳烂了,浮子漂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来管过这事了。”

“太平轮上有12吨金条吧?”李生来的提问大概是很多人心里的猜测。张典婉曾援引《黄金档案:国府黄金运台一九四九年》一书中的资料,主张当年黄金全部用飞机运送,而沉在太平轮上的,顶多只有银元银砖。坊间则盛传“太平轮”是艘黄金船。李生来告诉记者:“‘太平轮’失事之后,每一次来调查的人,都会问到船上12吨黄金的去向。这样一来,我本来不知道船上有什么东西的,现在也觉得船上有黄金了。”而更让他对此深信不疑的理由则是,当他于1979年在舟山海军医院住院时,曾说起过“太平轮”的故事,在他出院之后,海军军方居然派专人到他家拜访,在聊天中也问到了关于“12吨金条”的传言。

船上究竟有没有黄金?目前恐怕仍无法下定论。但是,据1949年2月3日上海《大公报》记载,随船有中央银行的全部卷宗和运厦银洋200多箱,每箱5000元,共计100多万元。而北京最大的玉器铺子“永宝斋”的主人常子春毕生所收藏的值钱玉器、古董俱在船上,这是得到其本人证实的。政商名流云集“太平轮”,他们无不腰缠金饰珠宝,而且,在舟山群岛海域,也一直有渔民打捞到金银珠宝的传闻。因此,无论到底有没有成箱的金条,“太平轮”沉船上的值钱货都不少,它应该很难躲过寻宝者的目光。

文物热使得盗捞沉船

成为“发财路”

竺才根去年曾参与过国家博物馆在舟山的水下考古项目,他没有亲眼见过有人盗捞太平轮,但见识过正规的考古工作,因此说起各种盗捞也流露出痛心的神色。“福建人的捞法不是派人潜水下去。他们是直接用抓斗抓,就是那种捞煤捞垃圾的大型抓斗,伸下去一抓,连船带东西全部抓得稀烂,然后捞起来看,看到有小东西就挑出来,剩下的就当作废铁卖钱。有时候,还先用火药炸一下,把船体炸烂了,再下去抓。”他的描述,确实与此前盛传的盗捞沉船的行为相似:用炸药炸船后,先找值钱的文物和铜、铅等金属,然后捡钢铁,他们甚至用大斧砍掉螺钉,把钢板分离,再把钢板在两只小艇中间架一根横木,用缆绳绑住钢板拖到大船旁边再吊出水。据说,即使没有找到沉船里的物品,拆沉船卖废铁也能发一笔“捡铁财”。

自从去年“太平轮纪念协会”组织遇难者家属在嵊泗举行“海祭”之后,竺才根就开始有针对性地搜集与“太平轮”有关的文物和资料。他甚至还从福建收来了一些疑似在太平轮上的“债券”。今年65岁的潘镇才是竺才根的好友,也是县里有名的书法家和收藏家。他拿起这些债券一张张仔细观察,还不时地拿到鼻子跟前闻。仅仅靠这些债券本身,无法证实它们是来自沉船“太平轮”。

从舟山群岛至福建一带,曾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航道。明末清初,郑成功曾率大军在舟山群岛与清军对峙,据史料记载,晚明诸将曾相约袭取南京,郑成功率领“戈船八千,扬帆北上。至浙江,克乐清等县。次于羊山,为飓所破,飘没八千余人,幼子睿、裕、温皆死”。一场飓风,把郑氏舰队约三分之一的舰船打沉在嵊泗至洋山海域。在嵊泗,我们常听人说这样一句话:“岛上的人靠海就吃海。” 因此,除了丰富的海产资源,盗捞沉船物也成了某些人一夕暴富的财路。尤其是在近年来的“文物热”把之前价格并不高的“海捞瓷”也炒得很贵之后,有组织的盗捞活动在中国东南沿海变得更加猖獗。

水下能见度低,打捞费用贵

未进行水下探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