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鼓修复后在北京智化寺展出

据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经过工作人员历时5年精心修复,一面在鼓身上绘有金龙的罕见明代大鼓近日在北京智化寺大智殿内首次展出

智化寺建成于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是北京市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据悉,这面大鼓高1.45米,鼓面用牛皮制成,口面直径1.07米,鼓身最大直径1.37米,原藏于智化寺鼓楼。1987年在对智化寺鼓楼进行修缮时,大鼓被移至智化寺如来殿内。2003年,工作人员在清理文物过程中,发现这面不起眼的红色漆面大鼓还盘绕着一圈金龙,图案以“二龙戏珠”为一组,共有四组,金龙腾跃盘绕,龙鳞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整个构图灵活丰满,极具立体感,,加上鼓面分别绘有一组“二龙戏珠”,整个大鼓共有12条金龙,象征一年十二个月风调雨顺,平安幸福。

著名考古专家徐萍芳在看过大鼓后非常兴奋:“明代大鼓并不少见,但鼓身上绘有金龙的鼓在国内非敕赐寺院中极为少见,至少在北京还没有听说过,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