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盗掘频发 网上付款交易

近年来,盗掘古墓现象在山西、河南、湖北和甘肃等几个文化大省频发,文物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公安部刑侦局调研员卫永顺接受专访时说道。

据公安部提供的数字显示,2010年,全国共立各类文物犯罪案973起,其中盗掘古墓葬案件451起,盗窃文物案件387起。同时,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公安机关打掉犯罪团伙7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87人,追缴各类文物2366件。

“中国古代艺术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价格持续走高,和国内文物‘收藏热’、‘投资热’不断升温是文物犯罪相关案件的主要动因,”卫永顺说道。“同时,个别地方政府对文物保护的不重视,和少数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的监管措施不力也助长了文物犯罪的高发。”

5月11日,公安部、国家文物局联合部署在全国17个重点省份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重点地区包括: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和内蒙等。

专项行动期间,公安部门将重点打击以文物为侵害目标的盗掘、盗窃、倒卖和走私等案件。

卫说道,古墓盗掘案件呈现团伙犯罪,职业化、集团化、智能化特征日趋明显,销赃渠道隐蔽。

盗墓犯罪团伙形成了完整的利益链条。“通常幕后老板负责出资运作,有专门的技术顾问负责技术指导和定向爆破,在确定盗掘目标及盗墓方位后,再雇佣一些职业盗墓分子实施犯罪。”

盗墓中还广泛运用先进设备:用于定向爆破作业的定位仪,以及对讲机、夜视望远镜、照明灯、氧气灌、防毒面具等作案工具一应俱全,同时使用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

卫永顺说,盗掘出文物后,幕后老板通常只支付很少钱给掘墓者,并迅速将文物卖给文物贩子,走私出境卖往境外。“团伙均不使用真实姓名,涉案文物在手中停留时间非常短,这给公安机关侦破案件、追缴文物带来极大困难。”

当前犯罪嫌疑人往往通过QQ聊天、邮件等方式联络文物贩子和进行交易,他说,“看样订货、确定价格、付款交易都通过网上完成。”

据卫介绍,近几年来,地下文物交易活跃,交易行为十分隐蔽。

“一些文物贩子以开‘古玩店’、‘旧货店’为掩护,大肆进行非法收购,倒卖文物犯罪活动。一些民间旧货市场成为犯罪分子销赃的场所,沦为走私文物犯罪的地下通道。”

还有,境内的文物老板往往与境外的贩卖者勾结,加之海关的监管有漏洞,这都客观上刺激了文物走私案件的高发。

“被盗的文物通常先被走私到香港、澳门,经此再转运到台湾、加拿大、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等进行交易,”他说。

“如果我们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田野文物进行保护,加大技防金费的投入,十年之内田野地下将无文物可保。”陕西省文物局文物督察与安全处处长骆希哲说道。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曾是包括周、秦、汉、唐等在内的十三朝古都,其历史文化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是全国拥有最多物质文化遗产的省份。

据陕西省文物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省境内有60,285处已探明的田野文物点,其中古遗址21,667处、古墓葬17,982处、古建筑8871处。

同时,陕西省有包括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在内的139个国宝级文化遗产保护区域,收藏在70座博物馆里的90万件文化遗物中,有3526件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陕西文物以点多面广、规模大、内涵丰富、等级高、经济价值高闻名于世,故为文物犯罪分子时刻觊觎之地,”骆处说。

据陕西省公安厅提供的数据,2009年以来,陕西警方已破获了250余起盗墓案,尤其是在宝鸡、咸阳、榆林、渭南等一些重灾区,抓获犯罪嫌疑人500人。同时,警方追缴1500件各类文物(包括10件国家级文物)。

“除帝王陵主墓外,全省地面上有封土的墓周围几乎都有多次被盗痕迹,可谓无一幸免,”骆处说道。

据陕西公安厅政委吴仲飞介绍,大部分在陕西作案的盗墓团伙来自河南、山西、甘肃和陕西本地,他们通常都是当地村民,年龄在30到50岁之间,一般都是惯犯,积累了相当盗墓经验并掌握了一定的技术。

“他们由幕后老板操纵,并和陕西当地的村民勾结,共同实施犯罪。当地的农民更加熟悉地形,能帮助犯罪盗墓团伙成功定位墓穴,并为他们打掩护,以防止警方打击。”

大多数情况下,幕后老板牟利最多,并且他们有相对稳定的销赃渠道,以尽快出手这些被盗掘文物。

“在陕西,每个有文物的县都活跃着差不多四到五个专业盗墓团伙,有些团伙甚至和当地政府建立了某种利益关系,根基深厚。” 陕西一位负责调查文物犯罪的警官说。

8月4日,四个盗墓嫌疑人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被警方当场抓获,据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公安局提供消息说。

这四个犯罪嫌疑人年龄由30到50岁不等,来自河南和陕西。这起案件能典型地说明河南的盗墓者如何勾结陕西当地人实施共犯,丹凤县公安局局长赵念强说。

这四人犯罪团伙由48岁的河南人潘留索带头,他雇佣了河南的另外两个村民,并和丹凤县的当地村民刘某达成协议,实施掘墓并分赃,赵说。

刘更熟悉当地地形,并帮助其他三人进行墓穴定位,当地的墓葬是商鞅遗址保护区——商朝贵族所葬地。刘还负责这伙盗墓团伙的食宿,并为他们提供掩蔽以免警方打击。

8月16日,当他们开始在当地一个陵墓挖洞时,巡逻人员发现了这伙可疑人员,并立即向商洛警方报案。

随即,警方赶赴了事发现场,当场抓获四人,同时还收缴了大量作案工具。

现在,这四名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在丹凤县拘留所,在接受进一步的调查。

其中之一盗墓贼,53岁的河南藉盗墓嫌疑人潘保成说,他走上这条犯罪道路仅仅是因为自己贪得无厌,不惜对警方打击铤而走险。“我就是觉得这是一种发财快的好办法,所以才存有侥幸心理。直到被警方抓住,失去了自由,我才意识到我犯了多严重的罪过。” “我从心里对其他还在疯狂实施盗墓的同伙说,只要你违反了法律,不管你赚了多少钱,早晚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潘留索说,他的家乡有几个村子,当地村民都专职掘墓,他们根本不觉得这是犯法。

“之前,我意识不到盗墓后果的严重性。现在我后悔了,也意识到自己违法了,”他说。并补充道,如果你还在从事挖墓,快住手吧,早点回头,不要再干违法的事了,这些都是我们国家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

“即使少赚点,干活辛苦点,也要从事合法和正规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愧于你的家庭和社会。”他说。

2011年3月,公安部和陕西警方成功从美国索回两件珍贵文物,一副重达27吨的石棺椁和5幅上等壁画。

这些珍贵文物都是在2006年被盗于唐玄宗(685-762)妃子——武惠妃(699-737)的墓葬,该墓葬位于陕西西安的郊区。

2006年2月,一个盗墓团伙突袭了武惠妃的墓葬,并盗走了价值连城的一副重达27吨的石棺椁和5幅上等的宫廷壁画。经过仔细调查,警方于2006年7月抓获该团伙的头目杨斌,并得知,这些被盗的文物已经被贩卖到海外。

自此,中国警方开始了艰难的文物搜寻之路,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中国警方通过知情的中间人找到了美国的两位古董商人,并成功说服他们毫无条件送返中国被盗文物。

今年3月和5月,两件流失海外四年的文物终于成功返回陕西历史博物馆。

吴政委坦言,警方在对相关文物案件的调查、取证和固定证据方面仍旧面临着一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