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经济绑架的文物古迹

近年来,虽然国家对于文物古迹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和政策的漏洞之下,依然有大量的文物正在消失。相对来说,可移动的文物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更容易保存,也得到了更多的保护,而那些不可移动文物则成了经济发展的牺牲品。

最近一个月来,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建设单位华润集团富恒房地产开发公司所谓“维修性拆除”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此事还未平息,在长沙万达公馆的施工现场,又发现一截一百多米的宋代古城墙,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柳肃表示,根据地层的文化层情况,这是宋朝到明朝几个时代的叠加,从建筑学来判断,非常宝贵。

于此同时,当代著名华裔艺术家、建筑及艺术评论家方振宁正在为了北京钟鼓楼之间的四合院的命运而进行独立调查,高声疾呼希望这些四合院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2012年2月15日,位于渝中区凯旋路的蒋介石重庆行营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正在拆除中,除了这座行营的历史意义,这座三幢两楼一底的砖木是结构建筑群,属于民国时期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

云南大理龙首关西靠苍山云弄峰,东临洱海,始建于南诏皮罗阁时期(公元738年),是研究南诏以来大理地区政治、军事、历史的重要实物证据。不过在2010年4月,在建的国道214上关至北五里桥段的建设施工却给龙首关遗址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部分古城墙被拆毁……

同样是2010年,因为连霍高速的扩建工程,河南洛阳邙山陵墓群(包括8座东周时期王墓、5座东汉帝陵、1座曹魏帝陵、5做西晋帝陵、4座北魏帝陵和1座五代后唐帝陵)其中的两座帝王墓被回填,对邙山陵墓群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而这些只是沧海一粟,近年来对于名人故居和古建筑的破坏事件比比皆是。

面对频频出现的文物被毁事件,文物保护部门往往陷入尴尬境地。首先,文物保护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存在认定过程繁琐、覆盖范围偏小、没有专门针对地下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等问题,致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钻了空子。其次,文物保护部门并非权力执行机构,虽然可以通过管理、建议、罚款等方法对破坏文物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劝诫,但是这些方法往往属于非强制性、约束力较小。在诸多的文物被毁案例中,,并非没有文物保护部门努力的身影,但是效果明显的并不多,最终能够将文物古迹从危险边缘拯救的更是凤毛麟角。第三,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往往受益方会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利用政策漏洞其他不正当的方式排除干扰,使对文物的保护更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