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简牍博物馆欲变身国字号 已向国务院申请

2005年对外开放简牍博物馆,是国内目前唯一的集简牍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于一体的大型专题博物馆

走进这座现代建筑与竹林山水巧妙结合的园林式博物馆的展厅,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1996年出土的14万余枚三国孙吴时期纪年简牍、1997年出土的数百枚东汉简牍和2003年发现的2000余枚西汉初年纪年简牍是该馆的主要藏品,它们使参观者目不暇接。

长沙简牍博物馆欲变身国字号 已向国务院申请

珍藏有14万余枚三国吴简的长沙简牍博物馆一角

出生于1990年的刘庆,已在长沙简牍博物馆负责吴简整理和做账工作5年。面对繁琐枯燥的吴简,她总能用最大的耐心和细致完成任务。该馆办公室干部管震说:“目前博物馆已经培养了一支较优秀的简牍保护、研究专业人才梯队。因为博物馆的14万余枚吴简内容涉及三国时期吴国的司法、财政、赋税、户籍等多个方面,对深入研究三国孙吴时期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赋税制度、书法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等具有重要价值。”

现在,该馆吴简的清洗、脱水、入库等整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字迹清晰的7.7万多枚已科学保护并入库保存,出版专著10余卷,先后受邀参与了广东南越王宫博物馆、北大汉简、清华楚简、甘肃秦简、岳麓书院秦简的整理保护工作。

该馆馆长李鄂权说,除了丰富的简牍藏品,青铜、漆木、书画、金银等其他藏品约有3500件。其主要辅助陈列由“青铜神韵”“湘楚瑰宝”“两汉遗珍”“瓷釉华彩”4个部分组成。其中,“青铜神韵”介绍长沙宁乡地区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向观众展现商周时期中国三大青铜器主要出土地点之一的宁乡青铜器的重要发现和历史地位。“湘楚瑰宝”重点介绍春秋晚期以来长沙作为楚文化的又一个政治、军事中心,所留下的铜陶礼器、手工业制品和祭祀用器。“两汉遗珍”主要介绍长沙地区出土的两汉时期长沙国的精美文物,该部分展品以吴姓和刘姓长沙国王室墓地出土的玉器、漆木器、签牌、印章等为主。“瓷釉华彩”部分主要介绍享誉国内外的长沙铜官窑的情况。

简牍作为我国独特的书写载体,自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绵延千年不绝,既承载了文明的碎片,更彰显了文明的脉络,关乎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而湖南是我国出土简牍的大省。

自1951年开始,湖南陆续出土大量简牍,其中2010年6月,长沙市五一广场又惊现1万余枚东汉简牍。湖南作为我国出土简牍最集中、数量最多、时代序列最完整的地区,,无愧为“中国简牍之乡”。据有关专家推断,长沙地下应该还埋藏有大量简牍。若还能不断涌现出新发现,无疑将为简牍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资源优势。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尚未建立对简牍进行系统、全面展示和研究的国字号博物馆,缺乏中国简牍和简牍史展示、传播的高端载体。而国内其他各类国字号专题博物馆多达数十所,如河南中国文字博物馆、杭州中国运河博物馆、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湖南大学中国书院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都是依托当地某一专题类文物的资源优势建立。

“长沙简牍博物馆除具备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优势外,还完整、清晰、充分地呈现了中国简牍的全貌和特色。目前该馆已向国务院递交申请,更名为中国简牍博物馆。”李鄂权说。

长沙简牍博物馆前馆长宋少华研究员说,长沙简牍博物馆作为全国唯一的简牍专题博物馆,2008年向社会免费开放后,其运行、管理已步入正轨,2009年还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它申请国字号,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