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碉堡重庆之蛙未被拆除

位于沙坪坝滨江路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旧址,在抗战中坚持播报,被誉为“重庆之蛙”。近日,有网友图文并茂地发帖称,这座凝聚了抗战时期不屈精神的建筑,其上半部竟已被拆除大半。而记者调查发现,原来只是网友的一场误会,被拆掉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加盖的民房,而下半部的碉堡才是文物

文物碉堡重庆之蛙未被拆除

重庆之蛙”遗址现状

网帖:“重庆之蛙”要被拆掉?

“惊!战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正遭拆毁!这可是当年唯一保留下来的电台,为抗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近日,网友“莫比了了”在微博上贴图称:有“重庆之蛙”美誉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遗址正在被拆除。其微博中的照片显示出,该建筑的上半部已被拆除了一大半。

该微博发出后,很快引来众多网友的关注:“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要拆掉?”还有网友表示:“这座电台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千方百计要炸掉都没如愿。”

现场:上半部分只剩一堵残墙

11月6日,记者前往沙坪坝滨江路土湾段,找到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遗址,只见该遗址周边,已成为一处被围挡起来的工地,不时有载重货车出入,围挡范围的地面都被翻开,只有拆除了一半的广播电台遗址孤零零地矗立在工地中,记者仔细观察该建筑,只见其明显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用大块条石垒砌而成,看上去异常坚固,并未受到破坏,只是底部的大门紧锁着,不能进入;上半部则是用砖木搭建的,屋顶及三面墙均已被拆除,只剩正面的一堵墙基本完好。

“这里现在是要建商品房,但有规定,遗址方圆两米内都不能动,上半部分都是文物部门拆的。”工地大门口的保安表示,自己也不清楚该建筑拆除的原因。11月27日,记者再次来到该处,只见一切都与半个月前一样,电台遗址没有继续拆除的迹象。

释疑:真正的文物只有下半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11月28日,记者询问了重庆市沙坪坝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李先生则告诉记者,是网友们误会了。李先生说:“很多市民和网友们都有这个误解,以为那一整栋建筑都是广播电台遗址,实际上仅有下半部那个碉堡是文物,上半部的砖房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民居。”

据李先生介绍,实际上,这处遗址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发电厂遗址,但重庆解放后,该电台的历史价值长期没有被发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又在其上加盖了一栋砖木建筑作为民房,“现在我们计划将这里整修开放,第一步就是要把附着在上面的其他建筑拆除”。

李先生还表示,“重庆之蛙”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市文物局认定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其遗址绝不会被拆掉,而是会经过整修恢复其原本的风貌,并对市民开放,“目前整个计划已经落实,很快就会动工。”

往事揭秘

电台分置山城各处

据沙坪坝区文管所提供的资料显示,重庆这座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前身是1928年建于南京的“中央广播电台”,1936年,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预备在南京再建一座短波广播电台,便花费9万英镑从英国订购了设备,但因日本侵华战争战局日趋紧张,决定改在重庆建台,1939年2月6日,短波广播电台在重庆正式播音。

据沙坪坝区文物管理所李先生介绍,,当时重庆的台址共由四处组成:邻近磁器口的沙坪坝为发射台台址,歇台子为收音台台址,播音室设在上清寺,今日沙坪坝滨江路的电台遗址则是发电机厂址。“之所以这么分散,是为了防备轰炸。”李先生说,南京的电台在日军轰炸中损失惨重,重庆建台时便充分结合了抗战需要。

首播日军投降消息

沙坪坝区文管所提供的资料还显示,重庆的短波广播电台建成伊始,便成为中国对外广播的重要基地,1940年1月15日,电台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文名Voice of China(中国之声),简称VOC。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成了盟军在远东唯一可利用的短波电台,当时在重庆的国外记者都利用这个电台转播、发稿。”李先生说,对这座不断鼓舞人民抗战的广播电台,日军恨之入骨,曾多次组织轰炸,但电台仍在不断播音,于是日本侵略者称其“重庆之蛙”,意为“像青蛙一样叫个不停”,而这个侵略者在无奈中取的别名,反而成了国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名”。

1945年8月10日,日本内阁通过瑞士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转达无条件投降的请求。当天,电台从美国新闻处获得消息后,迅速向全国播报。

曾被炸为一片废墟

记者通过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留存的记录了解到,抗战胜利后,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和中央广播电台迁返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各种语言播音员也大多离开重庆,仅剩下汉语、英语、越南语还有我国的粤语方言节目,每天播音时间也减少至4小时。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重要机器设备被国民政府撤离前炸毁,发射台、收音台、播音室都成了一片废墟,只剩下如今沙滨路的这一小部分发电厂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