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可能用于房产投资

2012年,对艺术爱好者来说是幸运的,博物馆、美术馆全年不断的高品质大展、饱了眼福;拍卖公司在市场调整最大的一年,跑到海外扩展业务,也试着在营销上下足功夫;画廊的生意依旧不好做,今年发现了青年这块香饽饽,筹办画廊协会在寒冬中抱团取暖;而收藏家,希克捐献30年的收藏,王薇夫妇终于成立了自己的私人美术馆,为自己的藏品找到了归宿。

2012,如果我们问一下艺术圈的人,你幸福吗?估计他们会说:我们在看,我们在做,我们在等待春天。

诚信

中国的艺术品的市场诚信危机是个顽疾,市场健康成长的每一步都要克服这种强大的变异力量。

2012年初,署名为“阿特小白”的网友在微博爆料:10年前薛蛮子以美国天使投资者身份在全国主要拍卖公司拍得几百件艺术品后跑到美国,后又以“不喜欢艺术了”为由拒付画款,遭起诉后承认自己财富作假,使朵云轩中贸等拍卖行差点关门倒闭。由于薛蛮子在微博上的影响力,一时间拍卖行业中的结款问题为大家所热议。

其实,拒付早已不是拍卖行业中的新鲜事。在2012年中拍协发布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年报》中指出,2011年度,全国共举办的拍卖会中,截至2012年4月15日成交拍品的结算金额只占了总成交额的50%;对于高价位的拍品(1000以上),结算率(以件数计)不到45%。如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页》这些高价拍品并未完成实际交割。

“拍而不付”成为了各大拍卖行的噩梦。成交额排名靠边的各大拍卖行均有高价位拍品未结算者未完全结算的情况发生。数据显示,2011年以结算率排名,保利和匡时仅排在第八和第十位。难怪匡时的老总董国强在2012年秋拍结束后在微博上半开玩笑称:“期待22号之后的收款高峰,秋拍的各位买家同志们,21号前不好意思催你们,22号以后我们就不客气了……”

拒付背后有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有些客户是恶意拖欠,虚抬价格,其实根本没有能力付款。还有些客户是因为三角债,自己的资金本身就被别人拖欠,一时周转不过来。保证金制度或许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即使现在各大拍卖行都收取保证金,拒付还是时有发生。在拍卖界中,也需要一个诚信体系,就像在银行里办一张信用卡,凡是有拖欠必会留下不良记录,这样的客户就没有资格竞买登记,被列入黑名单。现在已有拍卖行如此执行,但是对于拍卖相关法律制度还未健全的情况下,种种措施还是治标不治本。

除了拒付,艺术市场的赝品频出也造成了对诚信的质疑。上海宝龙2012春拍上,题款为“徐悲鸿”的油画《九方皋》以8,900万元成交,业内人士直呼伪作。有作假就自然有打假:画家杨之光在微博上指认42幅赝品,涉及17家拍卖行,事后包括嘉德在内的拍卖行多已撤掉杨之光赝品。今年秋拍徐冰的工作室也发出声明,称有人伪造徐冰的版画参加拍卖。而有时候就连真品都会遭到质疑,2012年4月,香港苏富比春拍中祁志龙《消费形象37号》被艺术家本人称为赝品,4月14日,苏富比出具香港少励画廊的保证书证明为真品。针对苏富比的声明,祁志龙及时给出回应,称由于他记忆失位,现在可以确认作品非赝品。虽然最后是一场乌龙,但是足以说明艺术家对诚信之重视程度。

千斤难换诚信,一旦诚信出现问题,受伤害的自然是交易市场。对拍卖公司、收藏家和艺术家来说,信任是交易的前提,一方面,各方要自律,建立一个好口碑;另一方面,健全的市场机制也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

希克

希克不是最有钱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但却是至今为止坚守时间最长的。希克捐赠藏品一事,引发的并不仅仅只是有关私人收藏的话题。

2012年6月,希克捐赠1,463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给香港在建的M+视觉文化博物馆的消息被公布,这些作品大部分出自中国当代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艺术家,总价值近13亿。根据“部分捐赠、部分收购”的协议,M+再向希克购入47件藏品,这些作品都创作于1989年以前,总价值是1.77亿元。

在中国,希克与很多词语相关联——当代艺术、“麻将”收藏展、CCAA、现在又增加了“香港M+”。捐赠事件直接影响了国内与他关系最亲近的人也就是皮力的决定。由于希克捐赠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是M+的第一批馆藏,馆方需对它们发展出准确的描述和深刻的研究,并以这些藏品为契机,建立M+的收藏制度和方向。而对于希克的收藏,几乎没有其他人比皮力更加了解,因此皮力接受M+的邀请,担任该馆高级策划人。希克在决定将藏品落定香港之前,也考虑过北京、上海、深圳的很多机构,但无论是民营美术馆还是国家美术馆接受这批藏品,都面临很严重的问题,例如税收和对藏品的选择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香港和内地在文化政策方面的差异。

众所周知,其实希克在捐赠之前已有热身事件。2011年10月,在“巴厘岛对话”项目中,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馆长郭建超宣布,希克将与印尼华人收藏家余德耀共同举办收藏联展,此事引起整个艺术界的瞩目。该项目由巫鸿策展,计划将于2016年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亮相。策展人将会根据两位藏家的收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表现东、西方人收藏当代艺术的不同理念,这个项目无疑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上未曾有过的盛事。

在过去的很多年,西方收藏家的品位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当代艺术,随着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崛起,将来更大的潜在资源应该是来自于本土,而且中国的收藏家希望把艺术品留在国内。从文化生态意义上讲,在中国本土建立一个健全的收藏机制是确保中国当代艺术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收藏家必须让自己的藏品有一个好的去处,或寄存在博物馆,或捐给国家,或自己建立美术馆,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将藏品妥善安置。收藏家的选择跟各自的背景和国家政策有关,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