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币春秋六字刀历史

中华古币春秋六字刀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由齐国铸造、在整个山东半岛流通的刀形币,俗称齐大刀,是我国古代货币文化中极富特色的一支。齐大刀系青铜铸币,刀体大型厚重,铸工十分精湛,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部分组成,刀首近于三角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两个长方形,刀环呈圆形。齐大刀币文流畅华美,为刀币之首。齐大刀包括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其中以六字刀最负盛名。相传公元前386年,田齐取代姜齐为齐侯,颁铸“齐建邦长法化”六字刀以作纪念。故长期以来一直有人称六字刀是中国最早有铭文的纪念币,它传世极少,是不可多得的古钱币珍品。

在我国六字刀的存世和出土则极少,各类文献所载个人单位收藏的六字刀也是寥寥无几。前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朱活先生曾在他的《古钱新典》中提到山东各地历年来出土的齐大刀共32批次,有六字刀的仅9次。这32批次出土的各类齐大刀数量为4950枚,但六字刀却只有16枚,仅占全部出土齐大刀数量的0.3%,且绝大部分皆被博物馆珍藏,六字刀的珍罕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据行家估计,目前上品的六字刀市场价至少达到十万元左右一枚

目前流传于世的齐大刀有“齐法化”、“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齐建(造)邦长法化”、“齐返邦长法化”等数种。“法化”是标准货币的意思。“节墨”、“安阳”、“齐”等均为地名,“节墨”即今山东即墨,“安阳”即今山东曹县一带,,“齐”指齐国都城临淄。“齐法化”一般长约17.8至19厘米,宽2.6至3厘米,重40.8至52.4克,被称为“三字刀”,是田齐建国以后最通用的法币,也是目前存世的齐大刀中最多的一种。近十年来,我国各种古钱币涨势良好,尤其是齐大刀的升幅更为惊人,一些品种少则翻了二三倍,个别珍品多则提升了十几倍。一枚上品的三字刀价格从几年前的两千余元/枚升至目前的七八千元/枚,四字刀和五字刀的价格早就超过万元一枚,如在中国嘉德2007年春季拍卖会“金银锭、金银币、古钱”拍卖专场上,一枚品相上好的“节墨之法化”背“日”五字刀,竟拍出了53760元的高价。货币文字不应被排除在书法范围之外,不能因为钱体本身的面积不大、文字不多而被忽视。有些钱币文字同样古雅而凝重,具有质朴、平实的美感。下面列举先秦货币文字二三例:有一种原始布,是最早的布币。它还未脱离农具铲的原形,很像铲,形体重大,有銎,但应称它为货币——原始布。原始布大约出现在殷商后期和西周初期。
 

有的没有文字,有的已出现简单的铭文,大型的布文字有“山”、“火”,小型布文字和稍后的布文字有“益”、“卢氏”等。这时的铭文,有的也见于春秋时期的空首布上。铭文简单朴素、典雅恬淡、落落大方,完全和甲骨文、金文的气息相一致。原始布出土很少,属珍稀品。
 

有一种春秋时期铸造的大刀,铭文为“齐建邦张法化”,俗称中华古币春秋“六字刀”。这种刀真品甚罕,据说许多传世的六字刀大都是用三字刀改刻的。真品的书法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表现为字迹端庄舒展,笔势纯熟圆润,结构疏密不一,字体具有与其他古文相同的、优美的特点。
“晋”字的古字写法为“霄”,钱文可能就是这个字的变体。晋阳钱文的“晋”字,与几种古文的“晋”字也不完全相同,显得那么自然和道劲。这种晋阳尖足布,所见也不多,属于珍品。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先秦货币文字和古文在笔画、结构上是相通的,有的二者完全相同,有的则稍有差异。

俞(齐)周师寰牧么容,泰(建)周弱建鼎^弋(邦)春秋国差培(娠)战国<燕陶馆藏印>(法)战国‘古陶文香录>(化)周中子化盘“齐建邦立长法化”刀铭文与先秦其它器物上文字比较辩嫉吝涎第一部分先秦钱币咎c晋,周格伯作晋姬牧(晋)春秋晋公车喜(晋)战国屈羌钟(晋)战国鄂帚启节(阳)周虢季子白盘晋阳尖足布铭文与先秦其它器物上文字比较晋阳尖足布是战国时赵国的货币。晋阳布中的“晋阳”二字,其笔画不饰雕琢、不受约束,似乎还有点不合规范,而仔细观察即可发现它的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