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青花装饰在陶瓷艺术中的作用

清丽雅致的青花瓷是我国传统名瓷,古人曾赞:“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青花也是景德镇优秀传统品种之一,它与玲珑、粉彩、颜色釉并列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也正是由于青花瓷的出现,才使景德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瓷都,影响并推动世界制瓷业的发展。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青花瓷器以其洁白的瓷面,透出鲜丽的青色花卉,青白相映,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晶莹明静,色泽雅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且有广泛的审美适应性。

青花装饰陶瓷历史悠久,其装饰始创于唐代,形成规模于元代晚期,明清两朝得到空前发展。陶瓷青花装饰以其浓郁的乡土纯朴气息、朴素真挚情感、简洁单纯的艺术语言、感人装饰形象、生动活泼的笔墨趣味,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审美情趣与创作意识。青花装饰在陶瓷艺术中,题材非常丰富,常有:世俗生活、历史神话、虫鱼鸟兽、瓜果花木、庭园小景、山水龙凤、龙纹水纹、文字图案和宗教图案等等。这类装饰题材既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生活的场景,也反映出人们心中丰富美好的想象。

青花在白色瓷的衬托下,更显出它的美丽。理想的青花白瓷的瓷质应该是洁白透明而微带青绿色,这种清洁素静的青花和光洁莹润的白瓷相结合所产生的特殊色彩效果,是青花瓷器的一个鲜明特点。长期以来,青花一直以其率真、淳朴、凝练、洒脱的美学内涵为人们所称道。它以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不重细节、取其大势;不重形似、只重神似的艺术风格,成为长盛不衰的陶瓷艺术奇葩。

青花瓷的美,正在于青白相间,相互穿插辉映,两个色调的强烈对比,既清新明快,又和谐统一。青花瓷的蓝,是一种给人以鲜明莹澈之感的蓝色,所以对其呈色有“苍翠”、“青翠”、“幽菁可爱”等等形容。青花装饰继承了粗犷豪放的风韵,又同时兼有严谨秀致的特征。

明代时期青花瓷器装饰体现了凝炼浑成、泼辣刚劲,流利潇洒、柔美婉约的特点。图案花样豪放优美,布局疏朗。构图形式多样,笔意肆意洒脱。清代康熙青花装饰艺术是清青花典型。据《陶雅》所载“雍乾两朝的青花,益远不如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朝青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其题材极为丰富,戏曲故事、历史小说、长文诗词比比皆是。画面恢宏,图案装饰较少,通景装饰颇多。

对各种色彩,都往往有各民族的爱好与时代特色,并结合实用要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艺术效果。青花瓷器历经数百年,古今中外赞誉不衰,是有它一定作用因素的。特别是作为日用饮食器皿的瓷器,在色彩上除了美术欣赏外,更重要的是考虑该色彩在实用上的清洁卫生等。白色是一种最洁净的颜色,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虽然出现了那么多性能优良的材料,但白瓷作为饮食用具的独特地位未有丝毫动摇。青花装饰于白瓷,打破了白瓷的单调,使白色瓷器更加优美,使人联想到清清流水映蓝天的美景,往往与清洁明净联系在一起,反映出人民对净丽朴素色彩的爱好。

青色是一种安定宁静的色调。拙作《清芬》《阳春》就是借鉴了这一特点,从而达到人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实现与青花同醉、与艺术共鸣、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的。同时,在现今各种室内场合配置中,青花瓷器也表现出良好的色彩装饰效果,起到明朗而安定、既能近赏、又能远看,并达到“远看颜色近看花”的作用。通常在普通的房间里,一般家具都偏向于棕褐红黄等色调,如果有若干青白瓷器陈列其中,一定会倍显清新优美,从而增加房间色彩情调。

青花瓷器以纯净、朴素、大方、优美的艺术形象,闻名于世。青花装饰闪烁着无穷的趣味与活力,我们在继承发扬祖国宝贵的青花陶瓷传统文化艺术同时,更应当“借古开今”,汲取一切可以吸收的养料,不断丰富、发展、拓宽陶瓷青花装饰表现手法,不断更新装饰题材内容,不断吸收现实生活中富有朝气的新生活素材,不断探索新的装饰表现手法,积极抒发时代的精神和时代的美学情趣,不断探索新的艺术材质载体,探索新的陶瓷青花艺术表现形式,实现青花装饰在陶瓷艺术中的腾飞。我们有理由相信青花艺术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一定会融合中、西艺术之精华、与时俱进,并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