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赤土窑的装饰艺术和黑釉瓷器

漳浦是福建东南沿海古县,县境内已知的宋、元窑址主要有赤土窑、竹树山窑、南山窑、罗宛井窑、美林窑、石步溪窑、南门坑(英山)窑、仙洞窑、祖妈林窑等9座。其中主烧青白瓷的窑场为罗宛井窑,主烧青瓷和珠光青瓷的为南山窑、南门坑窑、仙洞窑、祖妈林窑、竹树山窑等5座,而赤土窑产品比较特殊,同时烧造珠光青瓷与黑瓷。

赤土窑位于漳浦县中部的赤土乡政府东北2公里处,属赤土乡下富村田仔坪自然村,窑址处于一个小山丘的南坡下,覆盖着郁郁葱葱的相思树林,遗迹分布面积东西约400米,南北约200米,有9座窑床的堆积保存完整(图1、2),从开凿的渠道断面甚至可以找到窑场的工场遗址。从多次调查采集的标本看,赤土窑的产品主要有碗、盘、盆、平底大盆、执壶(图3)、灯盏、盏托、罐(图4)等;胎骨以黑灰为主,少量灰白,黑灰胎者质地致密,硬度较大,器壁较薄且上下大致等厚;而灰白胎者质地较松,瓷土成分较低,有的则完全属陶胎;碗的腹壁多为弧收,内底平,圈足低、矮、宽,底心半挖;盆、壶、罐以及盏、盘常作平底。赤土窑采用匣钵仰烧法,匣钵是常见的漏斗形匣钵的改进。赤土窑产品一般外不挂釉仅半釉,所以烧制时未采用垫饼。

漳浦赤土窑的装饰艺术和黑釉瓷器

漳浦赤土窑的装饰艺术和黑釉瓷器

漳浦赤土窑的装饰艺术和黑釉瓷器

赤土窑采用了以胎装饰为主的装饰手法,在青绿或青黄釉碗上刻划卷草篾点纹的珠光青瓷为该窑大宗产品。但从同类器物上比较,赤土窑的装饰手法应更为丰富,常常是刻、划、印、贴花并存(图5)。在所谓的珠光青瓷碗上,还常常于碗底心刻印一个中心图案,内容有五角形、八角形、涡轮形纹以及团菊、梅花、莲花、葵瓣纹等,极为丰富。这类中心图案的正中均有一小圆圈。在内底较平的碗、盘上,则大量采用印花装饰,所见有茎枝缠绕牡丹、莲花。因在胎体未干之前压印,力度大,纹饰显得高凸,常有浮雕的感觉。如果仅从刻划工艺上比较,赤土窑碗内壁的刻划线条较周边几座窑更为简练,刻划篾线更多地采用侧锋,形成块面,并大量采用篾点,有的仅见篾点,以众多的篾点组成块状和图案。

漳浦赤土窑的装饰艺术和黑釉瓷器

宋代赤土窑采用的是黑胎土,且在胎土上施化妆土,包括后施的釉面,器体便形成了3个不同色彩的断面,因此在纹饰上便出现了一种与当地同时期窑场极其盛行的篾刀刻划不同的手法,即在施有化妆土的黑胎器物上,用竖刀刻、划一种线条等粗的纹饰。这种纹饰与斜刀刻划的珠光青瓷在刀法上有明显的区别,风格上亦有所不同,类似现代的白描,所见有龙纹、鱼纹、莲花纹等。这一手法产生的艺术效果偏淡,瓷面显得空旷,同时也具有均衡、机械利用率高的优势,所以施用这类手法的产品多配有数道旋纹和边饰。使用竖刀刻划在胎体能形成明确的凹槽线,露出化妆土下面的黑胎,使器表色差强烈,并有利于在凹槽线纹里聚集较厚的釉,因而克服了胎装饰器物纹饰的朦胧感,显得清晰鲜明。

漳浦赤土窑的装饰艺术和黑釉瓷器

对于以黑胎、白化妆土、青釉所组成的器体层面,赤土窑还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装饰手法。笔者曾在通过窑址的水渠断面采集到一件盖缸(图6),盖缸腹弧略直、上下弧收,无圈平底、复盆状盖、盖心略凹,灰胎,胎厚约O,5厘米。口径37厘米、高45厘米、通高50厘米。全器外施白化妆土,划6道弦纹作三段纹饰区,口沿下划卷草纹,腹下划印弧纹。引人注目的是,在缸腹中部主纹饰区里装饰了4组缠枝花纹,其中的花叶是用一种当地人称为蒲姜的小灌木叶片粘贴在黑胎上,叶长椭圆形,有粗钝齿。根据标本分析,其工艺过程大致是在素胎上贴上蒲姜叶片,施上化妆土,待化妆土稍干后,用篾片在蒲姜叶片之间划出花枝,组成图案,然后剔除叶片,形成白底黑花的效果。在器盖上也采用了这种工艺,是在盖沿上贴数组水萍叶,每组3至5片,由于叶片是在胎土未干前贴上的,所以连叶脉也清晰地保留了下来。这种装饰手法目前少见于其他窑址,其与我们熟知的吉州窑树叶纹装饰有较大的区分,关健在于赤土窑这—工艺充分利用了黑胎体上施化妆土的色彩效果。

采用在胎体上加施化妆土的工艺,可以掩盖粗糙的、黑或暗灰色的胎体,使刻、划、贴印花等装饰手段得到更好的表现,也是该窑装饰艺术成就的重要基础。这—工艺成就在同时代南方地区尚属罕见,在福建也仅见于晋江磁灶窑。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很罕见的釉下彩工艺也见于晋江磁灶窑,例如磁灶窑很典型的釉下褐彩平底大盆。同时也见于赤土窑,从采集到的标本看,赤土窑的平底大盆式样甚多(图7),多为圆唇口、斜直壁、平底,底心略上凸,灰胎、施化妆土,挂土黄色釉,所见有高6.8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14厘米者。盆底外多有两道凸弦纹,盆底除了用刻花装饰,还采用了釉下褐彩的装饰手法,用大写意的笔法画双鱼纹、大牡丹花等,几乎覆盖了全盆底。

除了大平底盆,在采集的部分残片上也见在施有化妆土的胎体上用褐色带绿的颜料画出柔软的草叶,外面再挂黄绿色透明釉者。由于多为残片,釉下褐彩究竟出现在何种器形?尚有待进一步考查。

赤土窑还采用在器体上贴捏塑动物、云朵的装饰,在器沿和器肩上则用堆捏纹装饰。此类手法较常见于建筑构件、大骨灰罐等大器。这种建筑构件不独在赤土窑址上采集到,在漳浦各地的建筑遗址上也屡有出土,可知其产量之大。

宋代正是闽北水吉窑的黑釉瓷器风行朝野、独领风骚的时期,赤土窑的工匠们自然不会无视这一重要现象,黑釉瓷器也必然地成了赤土窑产品的一个重要部分(图8)。其中,大量采集到的黑釉_弁口碗就是水吉窑的典型器形。小碗是赤土窑黑釉(包括褐釉)瓷中最常见的,这种碗多为薄胎,色灰,质粗,器壁弧,圈足半挖,底心下凹,内满黑釉或青绿釉、褐釉,外半釉,个别有流釉的(图9)。黑釉盘也有一定的数量,但因体量较小,足底更小,多平底无圈(也见无圈卧足的),故内施满釉,外仅施沿部一圈。此外,赤土窑的黑釉器还见有高足杯、钵等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