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博物馆藏战国琉璃珠赏析

汉代乐府中,有一首朴实感人的民歌叫《陌上桑》,它在描述采桑少女秦罗敷的朴直和美丽时说:“头上倭堕鬓,耳中明月珠。”关于“明月珠”还有一则感人的传说。相传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救下一条受伤的大蛇,这条大蛇痊愈后衔一颗夜明珠送给随侯,后人称之为“明月珠”“随侯珠”。《淮南子》中更把随侯之珠与和氏璧相提并论,上载:“譬如随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贵,失之者贫”。随侯之珠虽然美名天下,但是人们一直不清楚其具体指向的是什么物品。直至1976年随侯墓出土人们才明白,所谓随侯珠就是精致而华美的战国琉璃珠!

长沙市博物馆藏战国琉璃珠赏析

四眼琉璃珠 1983年长沙市麻园岭M1出土 长沙市博物馆藏

长沙市博物馆藏战国琉璃珠赏析

九眼琉璃珠 1981年长沙市解放路M1出土 长沙市博物馆藏

长沙市博物馆藏战国琉璃珠赏析

三十眼琉璃珠 1990年长沙市浏城桥M2出土 长沙市博物馆藏

根据建国以来的考古资料显示战国琉璃珠出土地主要集中于湖北江陵和湖南长沙,两地都属于战国时期楚国的故土。湖南长沙经考古发掘的楚墓有数千座,其中部分墓葬中就出土了琉璃珠,这些精美的文物分别收藏在省市博物馆和考古所,其中长沙市博物馆就收藏有五件套琉璃珠,分有眼式和无眼式两种。

有眼式的琉璃珠共三件,均呈扁圆形体,表面分布有白色圆圈,圆内或有蓝色圆球凸出,或以蓝色圆圈纹围绕。具体情况如下:

四眼琉璃珠,残径1.2厘米,厚1厘米。1983年长沙市麻园岭一号墓出土。琉璃珠呈扁圆形体,上下两端较平,中间为圆孔可以贯穿佩带。琉璃珠表面共有四处白色圆圈,圆内有蓝色圆球凸出,整个形成蜻蜓眼状的纹饰。

九眼琉璃珠,直径1.6厘米,厚1.2厘米。1981年长沙市解放路一号墓出土。琉璃珠呈扁圆形体,上下两端较平,中间为圆孔可以贯穿佩带。琉璃珠表面共有九处白色圆圈,圆内以三周蓝色圆圈纹围绕,中间均有破损痕迹,表明原来应有圆形物存在,整个形成蜻蜓眼状的纹饰。

三十眼琉璃珠,高2厘米,径1.2厘米,孔径0.7厘米。1990年长沙市浏城桥二号墓出土。琉璃珠呈扁圆形体,上下两端较平,中间为圆孔可以贯穿佩带。琉璃珠表面共有三十处白色圆圈,圆内有蓝色圆球凸出,整个形成蜻蜓眼状的纹饰。

无眼式的共两件套,每一套数量不尽相同,每一粒都只是简单的小珠子。具体情况如下:

蓝色琉璃珠,共148粒,直径0.6厘米。来源与三十眼琉璃珠一样,出土于1990年长沙市浏城桥二号墓。琉璃珠呈扁圆形体,中间为圆孔可以贯穿佩带。珠子表面含不同程度的白色杂质。

蓝色琉璃珠,约4808粒,最大的直径0.2厘米,最小的直径0.1厘米。1981年长沙市火车站邮电局19号墓出土。琉璃珠呈扁圆形体,厚薄不均,中间为圆孔可以贯穿佩带。珠子呈蔚蓝色,晶莹透明。

琉璃珠是目前所见我国古代琉璃器物中最常见的一类器型,从西周开始就已存在了,至战国时期则大为流行目前发掘的战国时期墓葬中其随葬琉璃器几乎均有琉璃珠。它的发展是与技术、设备的不断改进,琉璃质地更加洁净分不开的。

根据对古代文献的大量研究,专家们认为最早关于琉璃的记载是《穆天子传》中铸石的记事。人们认为,《穆天子传》中的铸石可能就是一种琉璃。文献中的记载虽然将我国琉璃史往前推进了许多,可是“琉璃”一词又是从何而得呢?说到这,就不得不讲一个浪漫而又凄美的故事。

周敬王元年(公元前496年),范蠡为越王勾践督造王者之剑。历经三年烧制才得以铸成,王剑出世之日,范蠡在铸剑模内发现了一种绿色神奇粉状物体,与水晶熔合后晶莹剔透却有金属之音。范蠡认为这种物质经过了烈火百炼,又有水晶的阴柔之气暗藏其间,既有王者之剑的霸气,又有水一般的柔和之感,是天地阴阳造化所能达成的极致,于是将这种物品随铸好的王者之剑一起进献给越王,并将此物称为“剑道”。越王感念范蠡铸剑的功劳,收下了王者之剑,,却将“剑道”原物赐还,还以他的名字将这种神奇的物质命名为“蠡”。当时,范蠡刚刚遇到了西施,为她的美貌倾倒,惊为天人,他认为金银玉翠等天下俗物俱无法与西施相配,所以遍访能工巧匠,将以自已命名的“蠡”打造成一件精美的首饰,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相传这就是世界最早的琉璃配饰。不料就在这一年,战事又起,勾践闻知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兵马,意图讨伐越国以报父仇,所以决定先发制人。范蠡苦谏未果,越国终于遭到了大败,几近亡国。西施被迫前往吴国和亲,临别时,西施将“蠡”送还给范蠡,传说中,西施的眼泪滴在这“蠡”上,天地日月为之所动,至今还可以看到西施的泪水在其中流动,后人称之为“流蠡”,今天的“琉璃”就是由这个名字演变而来。

除了在文献中有“琉璃”的记载外,在部分文献中也有“流离”的记载,那么琉璃、流离到底是什么物质呢?两者有没有区别呢?

实际上,流离和琉璃都是玻璃的古代称谓。中国古代称玻璃为“琉琳”、“流离”、“琉璃”,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根据《广雅》和《韵集》的记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琉璃”是用火烧的玻璃质珠子以及其他一些透明物质的统称。

琉璃制品在我国曾有很多名称,比如“琉璃、药玉、罐子玉、烧料、料器”等等。琉璃的色彩多为乳白色、浅绿、深绿、蓝色等,呈半透明状。

关于中国古时琉璃的来源,曾经被普遍认为是来源于国外。其实,根据多年的考古资料可以证实,中国琉璃生产技术有着自己的渊源。在河南洛阳淳沟、陕西宝鸡茹家庄等地的西周早期墓葬中,均发现了大量的琉璃管、琉璃珠等。经中外专家用现代化光谱鉴定,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古代琉璃主要成分是铅钡,烧成温度较低,虽然绚丽多彩、晶莹璀璨,但易碎、透明度差、不适应骤冷骤热,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因而用途狭小,发展缓慢。而古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出土的琉璃器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以钠钙为主,克服了铅钡成分琉璃的弱点,耐温性能较好,对骤冷骤热的适应性较强。因此,这种古琉璃的用途和生产量都远大于中国古琉璃。成分的不同,表明中国与西方的琉璃分居两个不同的琉璃系统。而这一事实也表明,中国古代的琉璃是利用一种特有的原料独立制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