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石碉楼中造型最美、建筑艺术水平最高的一种

孙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考古学尤其是夏商周考古和西南考古的研究。

藏羌碉寨,顾名思义,是藏族和羌族居住的以碉楼为特征的村寨。这类村寨的分布范围,主要在今四川西北部岷江上游和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地区,其行政归属包括的阿坝藏族自治州的汶川、茂汶、理县、黑水、松潘、马尔康、金川、小金,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康定、道孚、雅江,以及绵阳市的北川、雅安市的宝兴等县市。州境南部的大渡河上游大、小金川流域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的大渡河上游流域地区。在这片广阔的地域中,自古以来的主要族群是氐羌族群,只是由于该族群生息在东面汉族和西面藏族之间,在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和漫长强劲的文化碰撞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了既具有强烈区域特征又具有一定民族形式的村落文化景观。换句话说,就是在藏羌碉寨这个统一的名称和碉楼这个共同的要素下面,还有着羌族村寨、加绒藏族村寨和典型藏族村寨的不同村落形态和建筑风格。

如果我们到川西北山地和高原旅行,在河流拐弯处和交汇处的山嘴上,我们每每可以见到遥相呼应的高高的碉楼;在河流两侧的山坡上和山腰台地上的村寨中,我们也常常可以见到掩映在房前屋后、绿树丛中的各种形态的碉楼。而在大小金川流域,即便那些已经拆除了碉楼的村寨,当地的加绒藏族居民的住宅的局部(即房屋最高部分),也往往保留着风格化的碉楼形态。这种以林立碉楼为特征的村寨形态,来源于遥远的古代。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千碉国”的称谓,清朝乾隆年间朝廷武力调节大、小金川土司之争时,千碉林立的村寨给清军带来极大的困难,据记载仅卡撒一寨便有石碉楼300余座。碉楼绝大多数都用石构,仅在缺乏石材的个别黄土覆盖区域有夯土的碉楼。所有碉楼的下部都有两层楼高的大石块垒砌的实心段,在其上开门,要用梯子才能上下。其上是用石块垒砌的筒状空心段,其内根据碉楼的高低,用木材架设多层楼板和上下的楼梯,四壁开辟纵向的窄窗以便瞭望和射击,楼顶则多采用藏式平顶以便登临。碉楼低者15米,高者逾50米,内部楼层多者达13层。碉楼的平面形态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一角、十三角七种,以四角碉最为常见。四角碉是最为古老的一种石碉造型,其平面呈方形近方的“回”字形,,五角碉是四角碉的变体,一般因建碉楼地点为斜坡地,为增强石碉楼临坡地下方一面墙体的受力强度,将该面墙体逢中线部位砌出一道突出的墙角以支撑墙体中部。六角碉和八角碉比较粗大,其外部造型平面呈正六角形八角形,内部平面则多呈圆形,角与角之间的立面呈内凹的弧形;这类碉通常较粗大,是石碉楼中造型最美、建筑艺术水平最高的一种。三角碉和十一角碉仅丹巴县革什札乡曾各有一座,属于异形碉楼。

每当人们置身于藏羌碉寨那高大的碉楼下,目睹那些历经自然的磨砺和历代战火洗礼而千百年不倒的雄浑身姿,无不由衷赞叹这些碉楼高超的石砌建筑工艺,并由此对创造了这种建筑奇观的民族心生敬意。林立的石构碉楼无疑是这一地区村寨最显著的外部形态,是地方建筑文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