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只有在皇家逢年过节所举办的家宴上才会使用

一般只有在皇家逢年过节所举办的家宴上才会使用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北京手工艺品之一,它采用金银铜及多种天然矿物质为原材料,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专业技术为一体。古朴典雅,精美华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被称为国宝“京”粹,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明清时期的景泰蓝制品,大都是供皇宫御用,直到清朝后期才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据有关史料记载,景泰蓝从道光年间开始出口。

“掐丝珐琅为明、清宫廷工艺中的重要项目,凡大型的陈设器、日用的小件盘盏及佛堂的各类供具,均常以掐丝珐琅制作,靛蓝与镀金成为庄严富丽繁荣宫廷形象”;在今日北京故宫宁寿宫后的梵华楼内,陈设着5座保存完好的景泰蓝塔,而在清宫旧藏中也出现了大量掐丝珐琅工艺制作的供器、法器,甚至在清朝各帝王敕赏西藏各世达赖活佛的清单上,,都出现过景泰蓝制品。如乾隆皇帝为坐床事给七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的敕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随敕赏尔纯花大佛像挂图一轴……珐琅八瑞相吉物各一份……金边珐琅器皿一双,珐琅宝瓶一个,四花瓣型珐琅器皿一个,珐琅油灯一盏,珐琅大小碗各一对,珐琅盘一双,珐琅大器皿一对……”足见宫廷对珐琅制品的珍爱程度。另外,宫中景泰蓝制作的日用盘、盏、盒等,一般只有在皇家逢年过节所举办的家宴上才会使用,并且这些饮食用器只能出现在皇帝的御宴桌上,“……珐琅器皿在正式宴桌上,其象征性的地位远比瓷器及金银器尊贵。”由此可见,景泰蓝在明清两代地位的崇高。

中国的古代工艺中,绝大部分是官民共享。比如瓷器,有官窑也有民窑;玉器,宫廷和民间都有制作。只有景泰蓝工艺,随着清朝统治的没落,在清末同光中兴之后才走入民间。逐渐成为北京传统工艺的代表品种。从清末到民初,社会处于动荡和转型时期,以景泰蓝为代表,中国的工艺美术行业由宫廷御作走向自产自销、自负盈亏的民间作坊。20世纪的最初30年,景泰蓝完成了自身由宫廷到民间的变革与更新。

作坊遍地开花

20世纪初,景泰蓝工艺生产方式经历了官办与私营模式并存的局面。官方生产延续了清廷珐琅作的生产模式。同治以后,内廷珐琅作基本处于停产状态,近乎名存实亡。虽然在1902年,清政府“新政”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开办官办工艺局,但这种生产形式与帝王的消费已无关,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工艺局划归商部。工艺局‘以收养游民、开通民智、挽回利权、转移风气四端为宗旨’。”官办工艺局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安置当时由于社会动乱和战争造成的无业游民的生活问题。二是兴实业、发展民族工商业。因此,工艺局在技术改造、促进生产、发展实业等方面都对景泰蓝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新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清政府的统治,可以视为是清政府在寿终正寝前的挣扎,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此时景泰蓝工艺的发展。当时,参与景泰蓝制作的主要是当时由黄思永开办的位于北京琉璃厂海王村公园的善后工艺局,工艺局在清朝灭亡之时也直告结束。

而与官办性质的景泰蓝作坊走向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生产出口商品为主的私人经营的民间作坊纷纷在20世纪初发展起来,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局面。在民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老天利、敬远堂、志远堂、德兴成等在此时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民间作坊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出口订单,以完成客户订单为主要生产模式,不做有计划的加工生产。直至1929年,景泰监工艺品的出口额达到了近代史上的最高峰,为223703两海关银。随后在战争的摧残下转入低谷。

清末民初,景泰蓝的生产销售场所多集中于崇文门大街、于府井大街及前门外大街一带。有生产工厂、销售商店和厂店结合3种模式存在,最兴盛时期可达30余家。如具有代表性的老天利,就把工厂设在了南草厂柳巷,销售场所设在了王府井大街。同在王府井开业还有天兴利、天赠玉作坊。前门外鸟枪胡同设有老启盛、老松盛等作坊。而另一家民国时期的名作坊德兴成珐琅局在长巷上二条开工制作。

以丝工弥补不足

清末民初时期的景泰蓝作坊,大多以烧蓝工艺为主。此时期的景泰蓝作坊以烧蓝作坊为中心组织制胎、掐丝、点蓝、镀金作坊合作生产景泰蓝。只有如老天利、杨天利这样的大型作坊才能由于当时的产品一股以商号、洋行的外销订货为主而组织生产,产品也以实用器为主。以一件景泰蓝制品为例,烧蓝作坊委托打胎作坊制胎,再委托掐丝艺人按照图纸掐丝、制料作坊加工釉料,点蓝烧蓝的工艺完成之后,最后再交由电镀作坊电镀。因此,一件景泰蓝产品的制作不是由一家作坊能够独立完成的。只有像老天利、德兴成才能完成全部生产工序。大部分作坊是由烧蓝作坊来组织生产,说明当时的民间景泰蓝作坊没有实力完全自主开展景泰蓝工艺的所有制作程序,这不仅说明了景泰蓝工艺的复杂性,也说明了当时的民间作坊的生产规模小、资金少,仅仅能够完成一两道关键程序的制作,无法组织完整的生产。

作坊主的小生产者的保守意识和传统习惯、立于猎奇心理基础上的海外市场销路等因素,使得景泰蓝的生产仍囿守于传统,一时仿古之风大盛。景泰蓝的制作尤以乾隆时期的制品为蓝本的景泰蓝最多。虽不及乾隆时期作品庄重沉稳,工整细腻,但也具有掐丝细腻,釉面光滑的特点。由于当时的铜料昂贵,出于节约成本、实现盈利的考虑,胎体,釉料变得轻薄,而此时电镀技术又取代了传统的镀金,镀金的厚度也变薄。而此时打胎、烧蓝、磨光技术有所提高,胎体借助于机械成型的方法制作,器型规矩,砂眼的数量也有所减少。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由于金属拉丝技术的运用,掐丝线条匀细,因此,以丝工的精细弥补了胎薄、釉薄的不足。填料有以赭红、淡黄、苹果绿、灰白和墨色釉作地者,清代延续下来的那种以蓝色釉为主色调的作品逐渐减少。装饰题材也以传统的吉祥图案为主,以花卉为主要表现形式。纹饰方面除了传统的万字纹、云彩地以外,仿古风之后出现了仿洋风,出现了带有天主教趣味的纹饰,如带十字的单丝蔓等,满足了出口市场的需求。产品主要以实用器为主,产品的档次分为高档和低档。以满足海外出口需求和服务社会上的商贾士绅为主要目的。

洋人爱的“中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