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清代玉器纹饰题材极为丰富多彩

中华历代古今玉器展近日在东湖艺术馆拉开帷幕。据民间玉器鉴藏专家王瀚霆介绍,本次展览涵盖了从史前、商周、战国、两汉到明清、民国时期玉器上百件

从近年玉器拍卖成交情况来看,明清玉器成交率普遍较高,目前已成为玉器拍卖市场上的热点,日益受到藏家的青睐。明清玉器之所以受到收藏者的追捧,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首先,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其玉质之美,琢工之精,器型之丰,作品之多,使用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

2012年北京保利中国玉器专场成交额达3560.745万元,成交率54.34%,这些拍品大部分为明清玉器,中国嘉德“良玉美妍工艺品珍赏”专场,拍品总数为198件,成交113件,成交率57.07%,成交价额2015.95万元。保利2011年秋拍中一件清道光“慎德堂宝”交龙钮宝玺以9085万元成交;一件乾隆“太上皇帝”圆玺以6800万元起拍,并以1.61亿的天价成交,刷新了御制玉玺和白玉拍卖的世界纪录。2013年在北京保利的一次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满绿翡翠观音挂件以2.1亿元人民币成交,创下翡翠挂件价格新记录,是当下翡翠价格暴涨的一个缩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业内人士的眼中,现在是属于高古玉的“捡漏期”。据悉,有关高古玉的拍卖行情,从2005年左右开始就基本已经“停止”了整体上涨的步伐。

玉器在古代是富丽、华贵的象征,它以鲜明的特色、精湛的制作技艺、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著称于世。玉器有出土的、传世的,有旧玉新刻工新玉仿古的,,有自然土沁的,有人工加色的,等等。那么收藏鉴赏玉器应如何着手如何鉴别玉器中的“高富帅”呢?以下有几种鉴别途径:

一看玉质。优质玉材对于一件玉器至关重要,玉器的玉质、玉色、光泽、致密度、绺裂、玷污等,都是玉材等级不可忽视的要素。如清代乾隆年间在选择玉材方面注重质地纯净、光泽莹润的白玉,而白玉中的佼佼者“羊脂白玉”这种看似脂肪状的玉材洁白、细腻、莹润、纯净、透亮,是世间不可多得的珍宝。

二观刀工。鉴别一件玉器,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围绕不同年代的刀工风格进行的。例如汉代玉器刀法简单有力,“汉八刀”线条粗而准确,用简单的几刀勾出玉蝉、玉猪的外形,因此而得名。清代玉器雕琢达到了高超境界,玉器精雕细琢、线条精细、磨光平滑、立体感强。

三辨器形。玉器的器形,各个朝代均有不同,它取决于当时的实际需要,反映了当时的审美倾向。造型是玉器审美、断代的标志,也是决定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商周时代的玉刀、玉斧、玉铲,战国时期的玉琮、玉璜、玉壁、龙形佩以及玉剑饰等,汉代的鸡心佩、玉舞人、玉蝉、翁仲,玉刚卯是汉代首创的器形。

四鉴纹饰。纹饰的时代性很强,就算是同一类型的花纹,随着时代不同也在不断演变着,所以鉴别时要抓住它的特征,才能准确地辨别年代。例如,商代玉器纹饰以饕餮纹为主,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最常见的纹饰为蚕纹、谷纹、白云纹、云雷纹,而清代玉器纹饰题材极为丰富多彩,常见的有太平早景象、和合二仙、三羊开泰、马上封侯、双鱼吉庆、松鹤延年等题材。

五析沁色。俗话说:外行看种,内行看色。翡翠的种,也就是它的质地本身的美丽程度,好的翡翠应该是质地细腻无瑕,透明度高,甚至起胶,起荧,刚性足的,玉器很多都是出土的,特别是年代较远的玉器多半出于墓葬中,受泥土中所含酸、碱性和不同成分物质的作用产生的颜色,叫做沁心。例如,玉器出土时呈红色,或有一丝丝红筋的就叫血沁,黄褐色的就叫土沁,白色的为水沁。真正的出土玉器,其玉质是自然熟旧、油润的,沁色也是自然地由里往外发出来的,沁色的边沿往往自然柔和,不够规整。

此外,玉器还有多种鉴别方法,如水鉴别法,可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则为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伪劣货。其次是手触摸法,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凉润滑之感。此外,还有视察法、舌舐法、放大镜观看法等,都是鉴别玉器真伪与优劣的常用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