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去强巴藏佛的“大家”看看吧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2、剁底法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剁底法是指在佛座的底沿内边剁出毛刺,以毛刺来固定盖板。公认最早的剁底法为15世纪的永乐宣德宫廷造像,很规整的7-8个毛刺固定住底板,上面再覆以朱砂。清代皇帝笃信藏传佛教,此时黄教兴盛,北京兴起广建喇嘛寺的风尚,为满足快速、有效的大批量生产,清代宫廷官铸的佛像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剁底法封底,尤其六品佛楼造像更是如此。此方法也反过来对西藏本土造像产生一定影响,当时的藏东、青海和甘肃这些离中原距离近的区域更多采用剁底封装的方法。

当然,除以上三种常见的封底方法外,还有粘胶封底(多用沥青、树脂等天然粘合剂),金属条固定封底等多种样式,但都不是主流方法,大多是一时的应急之作。

宽边包底是指在圈足和底板之间还有接近1厘米左右的宽边,此类包底的佛像多出现于西藏的西北部、北部,例如甘肃、青海等地,可以作为判断产地的辅助依据。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窄边包底是将很窄的一小截弯转过来,固定住底板。这是西藏、尼泊尔大部分地区采用的封底方法。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5世纪的蓝毗尼(今尼泊尔境内),但直到公元1世纪之前,都未设佛像,而是以佛脚印、法轮、台座菩提树等作为佛的象征,公元前3世纪-2世纪佛教最为兴盛的阿育王时期也不例外。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将佛像底沿向内敲击以包住底板,,是为包底法。这是历史上最常用的方法,从8世纪一直延续到18世纪,甚至如今西藏很多地方仍在沿用。包底法按其具体形态又分为窄边包底和宽边包底。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真正意义上的佛造像诞生于公元1世纪左右的犍陀罗(一说秣菟罗,更早)。最初的造像材质是石头,以灰色片岩为主,艺术风格是典型的希腊罗马风格。到犍陀罗晚期(公元4世纪-5世纪),开始出现铜材质的佛像,但数量稀少,几乎无例外的都是释迦牟尼造像。之后的笈多王朝铜造像开始大量出现,题材扩大到弥勒、观音等大乘佛教的尊神。公元7世纪左右密教产生,金铜佛像也进入了多样化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帕拉、斯瓦特和克什米尔都依各自文化发展出独特的佛造像艺术,但那时的造像都无封底。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一般都是后代所为,最早期的藏西、古格、拉达克造像也鲜有原始封底。佛像的封底可能产生于西藏本土,最早的产生年代无法考证,但后弘期开始就已大量应用了。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在我所藏的造像中,还见过一种双层包底,即在包底的中央又另有一个小的封底,观其样式不似后代所为,但其功用不得而知,此类封地法多见于13世纪左右的藏西造像。

封底是用来装藏造像的底板。所谓装藏,顾名思义,就是在佛像的内膛放置一些有纪念意义或有宗教价值的圣物,其中舍利是必须的。舍利又分为法身舍利和生身舍利。生身舍利是指大成就者,得道上师的真身舍利;法身舍利是指《佛顶尊胜咒》、《佛顶放无垢光明咒》、《正法秘密筪印咒》、《菩提场庄严咒》、《十二因缘咒》等五部大陀罗尼咒。此外,还要放置一些金银、珠宝、香料、五谷等。

3、嵌板法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如今见到的高古佛像有封底的

这种方法不同于以上两种,是将铜板镶嵌于佛座的内膛,著名的扎纳巴扎尔系造像多采用此种方法。这一方法与包底法最大的不同是,铜板的位置距离底边更远(一般在1-2厘米),也不是用底边敲击包住封底,而是事先铸好固定底板的凹槽,放置底板后,再将凹槽的下边缘敲击包住底板。嵌板法较之包底法更为科学,工艺要求也更高,是包底法的改良。此法最大的好处是在封底和放置面之间多出来一段距离,可以有效防止潮气、水分对封藏的沁蚀。这对于居无定所,沿水源迁徙的蒙古游牧部落来讲尤为重要。

1、包底法

由于绝大多数的装藏都是从佛座处装入(也有从佛像背部,头部开孔装入的,以站像为多),装完填充物后就需要用盖板封住,这个盖板我们习惯称为底板。底板一般是薄铜所制,后期也有木质或泥质封底。固定底板的方式几百年来也各不相同,但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