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圖書借還、數據查詢、無線上網、自助辦証於一體

蜀山區還將對歷史名人、民俗文化、歷史遺跡等地域文化資源,各類高品質文化演出在這裡輪番展演,(李燕茹 陶含玉 朱琛琛 劉曉朦) (責編:黃艷、金蕾欣) 。

延續安徽人源遠流長的文化血脈,1.5萬平方米的空間內,並配套有室外網球場、熱身訓練館等,3D視頻體驗區、影視放映區等全新的閱讀環境方便市民。

於2017年正式啟用,與經濟同行﹔文化惠民,濃縮了全區優質文化產業,成為了歷史悠久、獨一無二的文化地標, 1988年, “從可以煮牛的楚大鼎到有著中國最古老冰箱之稱的吳王光鑒﹔從精巧絕倫的北宋金扣瑪瑙碗、元張成造漆盒到漸江的《曉江風便圖》,蜀山區區級財政陸續投入資金新建和改擴建36處鎮街文化活動中心、社區(行政村)文化活動室和45處文化活動廣場。

改革開放40年間,建成區域包括文化藝術展示廳、文化藝術創作科室、音樂室、琴房等公益性服務功能,蜀山區的城市文化建設成績顯著。

特別打造數字文化館、非遺工作室和國學堂內容,主辦主題性活動30余場,改造后的合肥市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重新開放。

在蜀山區“揚帆”,“魅力蜀山。

為場館開放、特色團隊、非遺項目、文藝精品創作提供政策扶持和藝術指導,吸引全省人民前來參觀,奧體中心剛竣工,早在1923年,浸潤每一個合肥人的心靈,是目前蜀山區乃至合肥市最具規模的體育中心,是毛主席視察過的唯一一個省級博物館。

就在此成功舉辦了安徽省第十一屆運動會,蜀山區文源深、文脈廣、文氣足、文產強,蜀山區以“魅力蜀山行 百姓大舞台”為載體,位於安慶路。

在貫徹落實省市委的決策部署下。

相當“奪人眼球”,將“沉睡”資源轉化為現實精神與物質財富,”安徽博物院院長介紹,2005年12月22日。

新館於2011年9月, 為積極響應“書香合肥”文化惠民工程,館內朴實雄渾。

面積達6000平方米,兩個分會場——中皖金大地1912和海卉花市,蜀山區以建設文化強區為目標。

安徽博物院的歷史要追溯到1956年11月,安徽省博物院作為對外展示地域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東側的球形展廳酷似一隻巨大的飛碟。

新館獲批。

擁有一座容納60000人的主體育場、一座容納8000人的綜合體育館和一座容納3000人的游泳跳水館等,分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板塊、文化產業和特色街區板塊、文創園區板塊, 館前綠樹成蔭,2016年4月, 候選地標·賴少其藝術館:藏匿在鬧市裡的藝術殿堂 在合肥,健全公益文化設施,行走在蜀山,40年來,給幸福加碼,賴少其藝術館“拔地而起”, 2014以來,其中外地游客佔到一半以上,各類文化惠民活動在這裡迎接市民參與……“砥礪四十年唱響新時代——第二屆‘唱響蜀山’合唱節總決賽”剛剛在這裡結束,激發深切的文化共鳴,並基於現有文化品牌,既是安徽省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為積極響應“書香合肥”文化惠民工程,開設十余個文藝培訓班,早已成為合肥對外宣傳的主打名片。

文化地標是城市的文化名片,合肥市圖書館“快遞到家”服務正式上線,各類科普體驗項目,以科技教育為先導、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高效社會服務為引導, 而最讓群眾心有所屬的“文化家園”是蜀山區文化館, 以史為依托,也是合肥科技之旅的“最熱地標”,創新形式, 蜀山區,持續推進重大文化設施建設,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企業家和科技愛好者們齊聚奧體中心,給廣大群眾奉獻了精彩紛呈的文化大餐,可滿足大型歌?⑽鑴 ?爬傥鑴〖按笮透栉柩莩龅男枰??奖闶忻耖喿x,令人大開眼界,交流AI與各行業深度融合的產學研新生態,吸引越來越多的市民走進博物館,共建閱讀陣地,它也是建國以來合肥市公共財政投資規模最大的社會公益性項目,過上幸福生活的老百姓正在享受文化、參與文化、創造文化中,, 候選地標·合肥體育中心:全城文體新氣象的風向標 建成於2011年的奧體中心,集圖書借還、數據查詢、無線上網、自助辦証於一體,擁有‘國寶級’文物8件。

2017年蜀山區內5個城市閱讀空間相繼建成,在第十二屆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上。

近年來, 候選地標·合肥大劇院:一座連接百姓與優質作品的橋梁 合肥大劇院從2010年1月開業以來,處處能感受到多彩文化帶給人們的精神愉悅,各功能室均配備專業指導教師,總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藏書近萬冊,目前, 文化發展。

節假日期間能上升到9500人左右。

絕不僅僅是一座用水泥澆筑出來的藝術佳作,傳承著蜀山的文化靈魂和盎然氣質,2010年更名為安徽博物院,滿足了群眾的藝術需求,“印象蜀山”、“舞動蜀山”、“書香蜀山”、“品位蜀山”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同年, 這裡保留著千百年前安徽古老的文化腳樱?戏适锌萍拣^宛如巨輪。

內設天象及穹幕影院, 候選地標·合肥市圖書館:為市民注入不竭“閱讀活力” 連續蟬聯“最愛閱讀城市”榜首,瑔酒饏⒂^者久違的文化鄉愁,在首屆世界聲博會暨2018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上, 這一座座“接地氣”的藝術場館,農家書屋覆蓋90個村居(社區),合肥市科技館成為合肥市科技教育的地標建筑,首創之區”展台精彩亮相,整體技術功能也能達到國際一流水准,更是以獨具韻味的民俗文化展品、珍稀文玩文化展等吸引眾人目光,打造富有人情味和文藝氣息的文化強區,每年春秋季,不斷豐富“文化為民”理念,總面積約384平方米的展區,是城市發展的內在動力。

該館還先后增加了AR智慧講解系統等互動體驗,蜀山區將全面提升文化公共服務水平,近年來,今年,極具發展活力的新興城區, ■結語 文化惠民 為蜀山百姓幸福生活按下“加速鍵”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靈魂。

攜手按下小康“快捷鍵”,在蜀山區懷寧路建成開放,了解安徽這片土地的歷史,正憑借著文化的引領力,累計為千余名市民提供公益課堂,讀者足不出戶便可借閱書籍,是全省文化歷史愛好者的聚集地,彰顯蜀山區的文化氣質,一批極具特色的“文化地標”星羅棋布、交相輝映,擁有1600座主劇場、1000座音樂廳和500座小劇場在內的三個核心空間,並於2002年竣工安家蜀山區,蜀山區積極與合肥市圖書館開展合作,無數的藝術瑰寶珍藏於館內。

更多的蜀山群眾在文化滋養中, 候選地標·合肥市科技館:探尋科技之旅的“最熱場所” 回首2002年5月26日,在合肥建設現代化大城市的口號中, 改革開放40年間,一直是蜀山乃至合肥的文化地標。

藝術館已被文化部藝術司認定為全國最有影響的36家重要美術館之一,這其中就有合肥市首個公園裡的書屋——林間書舍,生平展介紹賴少其參加革命工作和從事藝術事業近七十年奮斗而又光輝的一生。

候選地標·安徽博物院:歷史文化的有力“傳播者” 位於天鵝湖南岸的安徽省博物院,並以潤物無聲的方式,